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6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61.
While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saturate private sector research, public sector research lags behind. The model created by Boyne and Walker (2004) is an exception.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operationalize this model using a unique data set from the US transit industry. Through a survey of 103 local transit agencies, we developed separate strategy profiles for each agency that help us answer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We find that not only do the organizations adopt a mix of strategic stances through the action areas; they also have distinct profiles, which vary greatly between agencies.  相似文献   
362.
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如何正确认识、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是政法战线乃至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原因着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置对策,以增强相关部门有效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63.
农民工子女实现上向社会流动的阶梯不仅受到流动儿童教育"两为主"政策和从城市回原籍的中考安排影响,在更宏大层面上它还受到国家与农民工关系、学籍户籍双认证的高考安排制约。为适应二元社会结构的渐进转型,经由围堵策略和contain机制,流动儿童独特的教育获得方式成为当下社会分层机制和农民工阶层再生产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64.
"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的,具有正义性、和平性、包容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它反映了一个崛起的中国如何处理与外界关系的思想理念。"命运共同体"建设首先需要中国运用物质力量来推动,但它拒绝简单地被"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来分析和理解。运用西方既有主流理论范式来理解和分析"命运共同体"有其局限。中国外交需要中国思维和视角。过程建构主义是主流范式之外的中国理论创新,它可以赋予中国外交政策及"命运共同体"以新的解释。但过程建构主义仍是单一范式研究,而由于"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复杂、具体的问题导向研究,因此,借用分析折中主义,并纳入过程建构主义来分析和考察"命运共同体",可以发现,"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经济、政治和安全秩序,也是一个观念秩序;利益共同体是它的基础,安全共同体是它的保障,共有知识的建构是其最高标准。共同安全是"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和战略目标,即它展示的和平发展战略凸显了中国尊重他者的合理安全诉求;合作共赢原则反映了在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深化的国际格局中合作安全的重要性;伙伴关系战略则展示了中国探索和实践"同盟安全"之外的新安全观的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365.
2017年,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式出台“印太战略构想”,不仅在官方文件中以印太取代亚太,更采取诸多措施推动实现其“印太梦”,彰显其地区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作为印度洋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印度被视为“印太战略构想”成功落地实施的关键。整体看来,印度当局和战略界积极支持印太从地理和学术概念升级为美国对外战略构想,认定印度可从中获得重大战略收益。在此情势下,印度当局将持续调整外交政策,积极配合乃至引导“印太战略构想”走向,服务于抗衡“一带一路”倡议、联手美国等国家平衡中国崛起等目标,最终实现印度大国崛起之梦。然而,“印太战略构想”尚未完全成形,现有内容也并非完全对印有利,加之印度对美国仍心存疑虑,未来印度将保持谨慎,留有回旋余地,在充分挖掘“印太战略构想”好处的同时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对抗。  相似文献   
366.
"有主见的外交"的新理念是安倍首相面对小泉内阁外交的困境和僵局寻求突破的产物,既是对小泉内阁外交路线的一种修正,也是安倍首相个人风格特点的一种彰显。其基本内涵包括:加强亚洲外交改善睦邻关系,提升欧洲外交拓宽战略空间,维持日美同盟提高自身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加大"争常"力度。这一理念对新内阁以来的日本外交已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受制于国内国际诸多因素,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67.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变化,更多的是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转变的一个延续。冷战后,美国不断开辟新领域,试图将中国塑造为敌人或对手,但屡战屡败,导致多届美国政府对华战略在任期内和问题领域内的双重起伏。美国对华战略转变背后的根本逻辑是美国民族主义化的爱国主义,其具体手段是安全化理论所论述的安全化/非安全化。它曾经并将继续主导美国的对华战略转变。在两国共建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和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的同时,这一逻辑和手段可能导致双方在三个领域内的潜在争端:双边关系领域内的气候变化与能源—环境、中国制造产品等议题;多边关系中中美关系涉及的第三方因素;中美在国际体系规范领域的斗争。  相似文献   
368.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态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宋魁 《东北亚论坛》2006,15(5):7-12
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各国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及经济区域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在东北亚地区的具体体现。东北亚经济正处于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有很多障碍需要排除,中国应采取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牵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协调区域经济政策为目标,以设立相应机制为保障,以次区域开发为先导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369.
私营家族企业在吉林省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以极快的速度成长着。然而伴随着私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私营家族企业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可能放弃这种制度模式,私营家族企业还有它存在的优势。但这并不能说明私营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就没有革新改造的任务了。吉林省的私营家族企业也将面临着革新、改造的任务,以此克服私营家族企业的弊端,使家族企业快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70.
《Labor History》2012,53(3):235-249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ase study chronicl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given to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a proposal to develop a coherent and deliberate strategy for industrial relations by the U.K. subsidiary of an American multinational oil company. The study is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substantial internal documents provided by the case study managers. This represents a unique illustration as to the extent a major company goes through in considering the way in which it needs to consider industrial relations issues. Seldom has a document such as this been able to be analyzed by 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ers, and it illustrates the lack of strategic thinking, even in such a large sophisticated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