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79篇
中国共产党   71篇
中国政治   176篇
政治理论   85篇
综合类   2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城市的区域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及其相应的发展水平与城市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的进程应该与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同步。但是,在城市发展或现代化的进程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城市系统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城市犯罪问题,有抑制,也有加剧,且多种多样。相应地,其防控模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如快速反应的模式、西方国家的犯罪情境防控模式、新加坡的儒家营建家庭的犯罪防控模式、英国犯罪防控的警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33.
建设低碳城市是榆林市的重大战略选择,榆林建设低碳城市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榆林全面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路径须从制定低碳城市规划、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实施更严格的低碳生产技术标准、打造低碳示范社区和消费低碳化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4.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贵阳城市文化基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历史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地域文化等构成了多元城市文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5.
建设廉洁城市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小康城市及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应置于战略的高度,按照"标本兼治、注重治本、惩防并举、重在建设、旨在落实"的方针,确立社会文明和谐、城市风清气正、法治健全严明、诚信自律规范、市政绿色利民和市民富而不奢的定位,并以学习为先导、以制度为保障、以评监为手段、以文化为载体,进行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不断提高认知力、增强支持力,加强约束力、强化执行力、提升保障力、丰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6.
文明城市的建设不能停留在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层面上,必须在建设过程中形成多数市民广泛认同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的形成又有赖于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网络的“内生化”过程。  相似文献   
37.
我国城市化面临的健康问题主要来自于聚集性、城市代谢与开放性以及生态等方面,这是由城市经济空间组织结构的特征所决定的。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一个整体。要促进人与环境的交流和城市开放,摒弃僵化的城市政策和模式,以非线性的战略思维积极发展健康城市,实现有益于健康的城市化。消费模式的变革、健康的生活方式、工商企业的支持和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是健康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西安农村经济社会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要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战略,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互动式良性协调发展上去考虑,按照城乡联动的社会系统工程规划,积极探索城市对农村建设的多种带动方式,以产业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9.
城市住宅消费阶层化已经成为当今住宅消费的流行趋势,是身份区隔、地位区隔的一个具体化表现。住宅消费的阶层化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功能,如有利于社区内居民的民主化管理、提高社区服务的统一化管理效率等。但是,住宅消费的阶层化也会加剧阶层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剧贫困区的恶性循环。针对住房弱势阶层,政府应通过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制度来保护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针对住房强势阶层,政府应继续加大对高级住宅区建设的调控力度,防止出现大面积的"富人区"。从而缓解社会阶层之间的隔阂和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0.
以西安市后村为例,指出中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面临着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冲突,并分析冲突形成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转变村内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村内古建筑及特色文化资源作用;实行"城中村"文化的渐进式改造等,是解决冲突,构建和谐"城中村"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