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116篇
中国政治   150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1.
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陈彬 《桂海论丛》2003,19(2):54-56
文章从剖析目前正盛行的技术创新理论入手,大胆地提出一种思想的全新转向--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从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必然性、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以及技术创新的哲学意义三个方面来阐述和论证这种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2.
完善生态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前提,提高公众生态环保的法制意识,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关键,在广度和深度上,加大对个人环境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追究是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3.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节约型校园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了政治报告,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高校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前沿科技的研究者,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的发展战略中理应成为排头兵。高校节约型校园的构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高校资源的节约、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毛泽东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邓小平、江泽民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文化思想,使之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先进文化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5.
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政治文明体系,其中政治制度文明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政治制度创新是最难也是最有意义的。本文从政治制度文明入手,重点分析政治制度创新,对现阶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6.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农村建设首先是道德建设。要进行新农村的道德建设,就必须对我国的传统道德进行有效的梳理。国家在对农村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真正实现自然、人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健康的发展。加强新农村的道德建设对传承我国延续几千年的道德文明,摒弃落后的、不健康的东西,重构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价值观,稳定社会治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得多。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巨大效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在现实应用中的巨大成就,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事实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带给人类社会的不只是福音,还有灾难。  相似文献   
118.
环境保护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这不仅要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尤其应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文明;还应从环境的角度,拓展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把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19.
杨南丽 《思想战线》2001,27(3):97-100
通过对云南罗平县多依村布依族的调查发现,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区文化对区域人群的影响作用和协调功能日益凸现,然而,受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水平偏低、信息渠道单一等因素制约,目前的农村社区文化不能适应村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鉴于此,建议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强化基层组织的引导职责,以传统的农村家庭功能单位为依托,努力探索有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0.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7,23(6):77-80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