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温树斌 《河北法学》2012,(2):187-191
2007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从根本上完善民事抗诉制度。法学界关于民事抗诉制度的争论一直未达成共识。制度缺陷和理论争辩使民事抗诉制度陷于存与废的纠结之中。民事抗诉制度仍有存续的必要;强化之路在于民事抗诉权与刑事检察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2.
吉玉泉 《河北法学》2004,22(3):16-20
对法治社会理想的分析是置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即 19世纪中叶至两次世界大战前后 ,资本主义主流社会发展进路中面临的困境及对困境的突破的大背景下展开的 ,认为西方资本主义主流社会的法治社会理想的出现和实践进路是社会矛盾的历史冲突中现实的选择。中国法治社会理想的建构和实践同样不能背离中国的国情和历史 ,而亟需解决的问题则是国家和法价值观念的重构。  相似文献   
33.
私人书信是一种物,所有权人有权依据《物权法》自由处分该信件,包括对私信的转让、抛弃、拍卖等,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私信原稿所有权人与私信作品的著作权人非同一主体,如果将私人书信作品类推为文字作品及未发表作品范畴,不仅导致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难以适用,且其与公众知识获取、隐私权等制度间的困境亦不易协调,因此,需要在个案中进行利益平衡。在制度设计层面,借鉴国外立法将私人书信作为“特殊作品”予以规定,并专门构造其发表权制度。同时,通过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来完善私信作品的保护,以协调其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4.
随着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检察实践的需要,检察机关运用证据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于是检察证据问题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检察证据学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也有人提及。那么检察证据学作为一门学科能否成立?其有没有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可能性?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目前面临怎样的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5.
近几年,中国农村留守群体总量在下降,但庞大的留守群体基数及其背后所彰显的乡村治理价值仍具有研究意义。作为乡村传统主体的留守人口在城乡关系的治理博弈中存在资本动力、人际情感、伦理精神、主体理性和价值认同的风险,并在集体行动中得以呈现。而化解留守群体集体行动的风险在于打造全县域治理共同体、完善社会支持帮扶机制、建立村级生态治理体系、锻造基层党组织组织力、重构乡村现代文化体认。  相似文献   
36.
泰国华文报副刊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华文报副刊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本文通过论述副刊的历史、文学形态等,分析了副刊生存的困境,为读者认识世界华文热与中华文化传播的关系提供另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37.
非传统安全困境存在吗?这种安全困境为何产生?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合作能否将其化解?既往研究通常一分为二地看待国家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议题中的行为逻辑,用安全困境的理论解释前者,安全化与和合主义等概念描述后者,认为后者更易导向国际合作。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非传统安全危机,然而世界各国却在应对过程中合作乏力、对立加深,这是一种非传统安全困境,各国政策和行为意图的不确定性是其主要原因。冷战后,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架构在非传统安全议题上因势利导,增强各国对安全威胁的共同认识,依托既有地区合作机制凝聚共同利益,形成了增强政策和行为意图确定性的“威胁—利益”转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种非传统安全困境。2020年4月,为应对疫情而召开的“10+3”特别峰会即为例证。东盟国家与中日韩三国对安全利益的共识虽有待增强,但对安全威胁的预估已趋于一致,是化解当下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困境的一个地区性积极表征。  相似文献   
38.
女性创伤叙事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作为文化记忆的创伤、作为认同困境的创伤和作为个体体验的创伤是当代女性创伤叙事的基本图景。那些具有大事件性质的“缠绕式”的创伤是历史的骨架和关节;历史演进中各种新的创伤是具有时代症候的特质呈现;历史和时代之外的个人创伤构成历史骨架之外的血肉和脉络。当代文学的女性创伤叙事呈现出三个可能的维度,从女性创伤出发,又超脱出性别的界限,将女性创伤叙事的视野和层次提升到两性、国民甚至人类的高度,形成一种现实主义的人文情怀,显现出更为广阔的形态。  相似文献   
39.
王彬 《北方法学》2017,11(2):5-18
对于美国宪政结构中司法审查与民主的悖论问题,西方学界致力于改造传统多数主义的民主观念并提出相应的宪法解释技术来论证司法审查的正当性,这表现为伊利的程序性民主与司法监督、德沃金的合宪性民主与道德解读、波斯纳的精英式民主与实用主义审判、哈贝马斯的协商式民主与程序主义司法等诸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事实上,司法审查的正当性证成不能仅仅依靠重构民主观念的外部论证来实现,还需要依靠法官精湛的判决论证技术的内部路径来提升。这说明司法审查与民主的悖论是宪政结构中构成性的内在矛盾,而司法审查与民主的互动则是宪政具有生命力的内在源泉。  相似文献   
40.
中国行政执法困境的个案解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锡锌 《法学研究》2005,27(3):37-49
在中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政府面临着普遍的“两难困境”,在立法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缺乏有诚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沟通,导致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的紧张;在执法过程中政府奉行一种“问题化策略”和“运动式执法”,过分迷信强制和制裁的力量而忽视了执法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制度性的相互学习,故加剧了规则表达和规则实践之间的背反。走出执法困境要求在规则制定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通过制度化机制进行有效的、富有意义的交涉,在执法过程中应采取务实的态度,注重博弈过程中的学习、反思和策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