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101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15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Jeremy Hexham 《Communicatio》2013,39(3):305-318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American ‘Christian’ television talk show, the 700 Club, created by Pat Robertson. It suggests that Robertson has developed a sophisticated form of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creation of a participatory identity between the viewer, programme hosts and interviewees. This is based on the skilful combination of rhetoric and myths, understood in terms of narrative paradigms, supported by the active involvement of worldwide church-based support networks.  相似文献   
102.
103.
Competitive election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are inherently ambiguous: do they extend regime persistence or, vice versa, operate as subversive events? This article tests Inglehart and Welzel's “emancipatory theory of democracy”, which has not been tested for competitive elections in autocracies: when emancipative values grow strong, autocratic power appears increasingly illegitimate in people's eyes, which motivates subversive mass actions against authoritarian rule. For electoral outcomes this suggestion implies, first, that authoritarian incumbents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electoral defeat when emancipative values have become more widespread. Second, post-electoral protest against fraudulent elections is more likely when emancipative values have become more widespread. To test these hypotheses, we analyse 152 elections among 33 electoral authoritarian regimes over 21 years from 1990–2011. We find that emancipative values are indeed strongly conducive to incumbent defeat while their effect on post-electoral protest is conditional: it only occurs in elections won by the incumbent. These findings intertwine two separately developed literatures: one on authoritarian regime subversion and the other on emancipatory cultural change.  相似文献   
104.
陈俊 《青年论坛》2014,(4):92-95
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多样性、民族性、时代性、导向性和趣味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染力与实效性,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感,引导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能够彰显榜样模范的示范作用。当前可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创建校园红色网站等途径来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信息安全密切相关,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技术保障,有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从社会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路径,有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个体层面来看,网络信息安全是保障公民网络信息权利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空间。  相似文献   
106.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价值在于满足社会主义多元化协商主体的多样化诉求。党既是多元协商主体中的特殊一员,又是协商民主的领导者、协商主体共同利益的维护者和不同诉求的整合者。所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满足党的执政诉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长期执政上。  相似文献   
107.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青少年头脑,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契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发展需要和接受习惯,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大众媒体等多方共同协作、相互联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08.
人权的本质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素,即自由和平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权要素的内容会不断丰富。人权是以主体的人为其立足之本的。作为主体的个人为实现更多更高层次的利益诉求,结成各种不同组织体、甚至国家,赋予这些组织体享有和行使某些人权,是个体人权活动的延伸和能力的提高。"普世价值"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人群共同的利益需求为指向的,其目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本文通过三种人权主体形式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尊重人权与普世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各种人权组织形式设置的目的是为个人人权服务的,民族国家是人权组织的高级形式,它应当由本民族来决定和行使,我们反对西方借人权干涉他国内政。  相似文献   
109.
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在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社会实践、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和激励考核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知、认同与践行,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和高校学生党员健全政治人格的稳定形成。  相似文献   
110.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构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维,它构成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的内核。具体体现在:在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把握中统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人与制度的互动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辩证把握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根本原则与制度变革;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与加强党的领导的辩证以及制度自信与学习借鉴的辩证。学习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辩证思维对于指导当今处于攻坚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