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2篇
  免费   128篇
各国政治   91篇
工人农民   184篇
世界政治   1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5篇
法律   1143篇
中国共产党   292篇
中国政治   480篇
政治理论   434篇
综合类   10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9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及化痰降气胶囊治疗后影像学的变化.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加熏香烟复合刺激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治疗组4周后给药,6周后各组摄片.结果:呼吸频率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各组横膈前肋、横膈后肋、肋间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横膈前肋积分,模型组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OPD大鼠有明显的肺气肿影像学表现,化痰降气胶囊对COPD大鼠的影像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我国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折射出我国整个检察制度发展改革应完善的方向:加强检察理论研究,重视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为检察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理论环境;重视检察改革中的外部关系,与法院在博弈中加强合作,在合作共赢中推进检察制度改革;鼓励地方检察机关的创新型实践,检察改革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3.
蒋军洲 《北方法学》2013,7(5):67-76
中世纪以来的法学家在构建合同理论时一方面进行着体系化的尝试,另一方面继承了具有罗马法传统的要物合同制度。但在提炼合同一般理论的进程中,要物合同制度逐渐脱离了其原来的生存土壤。尽管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含义,具有鲜明个性的要物合同与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合同一般理论仍有明显冲突。要物合同的成立区别于合意主义的一般原理甚至难见容于其体系成为要物合同之困。为化解此危机,追溯其产生渊源及流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崔英楠 《法学杂志》2012,33(9):110-114
代表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在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一种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保证民主选举的真正有效与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本文认为"代表组成结构"充分体现了民主选举的优越性,将之作为选举前分配名额比例和选举中提出确定候选人名单的依据,并没有一种坚实的代表理论作为支撑。实践证明,千方百计落实事先设计的代表结构比例,反而会牺牲民主选举的真实性。应该以代表理论反思我国选举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改进与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使得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一个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
尹疏雨 《河北法学》2012,(5):144-148
分析实证法学的研究无法摆脱或超越分析实证法学理论"标签"的限制。在这样的研究局势下,研究成果将永远无法自我扬弃。通过讨论纯粹法理论,揭示其所包含的不可避免的政治因素,从而启示后来的研究者:如果以此种不同以往的进路进行研究,分析实证法领域将展现出一种超越"标签"之外的多面向的研究新境界。  相似文献   
96.
朱杰进  诺馥思 《外交评论》2020,(3):45-68,I0002,I0003
为什么在湄公河流域已经存在数十个国际合作机制的情况下,还要建立澜湄合作(LMC)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既有研究大多强调湄公河流域大国国际制度主导权竞争的宏观背景因素,而较少关注澜湄合作机制的新制度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即澜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究竟"新在何处"。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GMS)等既有国际机制相比,澜湄合作机制具有两大新的制度特征:一是议题范围更加广泛,除了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议题外,还增加了区域安全合作以及水资源合作等新议题;二是集中程度更高,与之前合作机制主要由"职能部门引领"以及"借用"亚洲开发银行作为国际秘书处的做法不同,澜湄合作机制采取了"领导人引领、各部门参与"的机制运行模式,并逐步建立独立的国际秘书处。通过运用国际制度理性设计的理论模型,本文考察了在湄公河流域国际合作中上游国家与下游国家之间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分配问题和执行问题,并以此解释了澜湄合作新制度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Prisoners serving indeterminate sentenc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do not know when or if they will be released from prison. Release and progression decis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risk the ISP presents of reoffending. This makes the assessment of risk a high stakes business for ISPs. Whilst there is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focused on prisoners’ general experiences of prison, there is an absence of specific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prisoners’ experiences of risk assessment. This paper aims to address this gap by reporting the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ISPs’ experiences of psych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nterviews with 10 ISPs were conducted and analysed using Grounded Theory method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risoners experienced the prison environment as characterised by violence, volatility and suffering. Psych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is embedded within this emotionally and physically challenging context but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experience of suffering. Within this context, prisoners felt stuck, powerless and out of control in relation to risk assessment, and experienced psychologists as untrustworthy yet powerful. Understanding prisoners’ experiences is the first step in resolving some of the long-reported difficulties in work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sychologists and prisoners as well as making the process more procedurally just.  相似文献   
98.
喻中 《法律科学》2013,(5):21-28
在当代中国,法的现代性理论虽然已成为一个引入注目的学术板块,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再审视。一方面,从现代性本身来看,它其实是一个虚构、虚拟的概念,而且已经异化成为一个符号化的图腾。另一方面,从现代性与中国法律、中国法治的关系来看,在历史上,法律移植虽然持续不断,但百年中国的法律移植与现代性无关;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性虽然有力地塑造了中国的法学理论,但它对当代中国法治实践的塑造能力相当微弱,真实生活中的法律与法治只能按照实践本身的逻辑来演进,现代性不足以牵引中国法治实践的方向。这两个方面表明,虽然现代性这个词的价值与意义不容全部抹杀,法的现代性理论依然只是一个虚构的理论神话。  相似文献   
99.
Since the mid-1970s, the subject Australian Cinema, and its various synonyms and neologisms, has been studied in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arts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forming the critical approaches underpinning curriculum. Yet to date there is limited insight into the types of subjects offered, approaches to curriculum and syllabus, and their alignment with research. This article maps Australian cinema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at an undergraduate level, and provides insight into common curriculum and syllabus models. Findings are drawn from an online survey of university course handbooks, content and thematic analysis of study guides and weekly syllabus, and correspondence with coordinators. Twenty-seven universities offered subjects with a dominant Australian cinema focus. Australian cinema studies is firmly embedded in national cinema curriculum, and three common curriculum models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a historical chronology of Australian cinema, (2) a text-dominant approach organised around the weekly study of a key film and (3) an approach predominately structured around Australian cinema discourses and critical theory. Despite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transnational approaches to Australian screen in research, transnationalism rarely functions as a dominant organising logic for curriculum in its own right.  相似文献   
100.
公安学、警察学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即社会安全 (Socialsafety) ,是指人类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公安学 (Socialsafetytheory)是关于人类社会安全问题的学问 ,研究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安全 ,为什么人类社会会出现安全问题 ,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安全 ,其主要范畴有安全、稳定、秩序和与之对应的战争、动乱、恐怖、灾害等。警察是指对人类社会的安全、稳定和秩序的守护 ,即对于侵害社会安全的事物的预防、察知、警报和即时抗击。警察学 (policetheory)是关于如何预防、察知、警报和即时抗击侵害社会安全的事物的学问 ,研究什么是警察 ,为什么要警察 ,怎样警察 ,其主要范畴有警察、安全、危害、犯罪等。公安学与警察学是两个区别很大的学科 ,但两者间的联系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