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2篇
  免费   74篇
各国政治   342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2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67篇
法律   461篇
中国共产党   360篇
中国政治   705篇
政治理论   1040篇
综合类   1061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672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地方政府环境责任冲突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 《河北法学》2008,26(3):34-36
地方政府具有三种环境责任: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地方政府的环境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之间、行政责任内部存在冲突,其本质是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矛盾以及地方环境利益和地方经济利益的矛盾。化解地方政府各种责任形式之间的冲突,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贯彻地方政府的法律责任和对地方政府进行诱导刺激。  相似文献   
272.
政治文明的宪政维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文明是个历史的范畴 ,不能无指向、无语境地空谈。如果以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诞生为界限 ,那么 ,在此之前的“政治文明”即古典政治文明 ,与宪政似无太大联系 ;但宪法诞生后 ,政治文明就与宪政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结构性关联。从历史理性的角度看 ,宪政是近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是近现代政治文明的基础与标志 ;从功能分析的角度看 ,宪政比民主更契合近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更适合充当近现代政治文明之“核心”这一角色 ;从价值理性的角度看 ,宪政的“真”、“善”、“美”内质使其鹤立于一般的政治要素群 ,宪政乃近现代政治文明之灵魂。  相似文献   
273.
财产刑执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地法院财产刑的执行中存在财产刑判处和执行的随意性较大,财产刑执结率低、执行手段单一且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等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财产刑执行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判罚标准不尽合理以及公安司法机关配合不力。对此,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设置财产刑诉辩程序以及完善财产刑执行的立法机制等对策,并提出了财产刑执行在现有体制下的工作思路。调查报告还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财产刑的问题给予了关注,考虑到未成年被告人作为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建议对其有限制地适用财产刑。  相似文献   
274.
杨建军 《法律科学》2013,31(1):3-14
中国司法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本土化”与“普适化”碰撞和平衡的难题与困境.政治制度的复杂多样性、司法文化传统、国情、大国崛起的使命、政治主体的自决性等多元因素,决定了中国司法应当保持自身特色.与世界通行司法规律兼容,体现高效、便捷,满足民众实质正义的心理期待,维护社会稳定,捍卫国家主权,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司法应当具有的特色.合理平衡和协调政治化的司法与技术化的司法、专业化的司法与大众化的司法、克制化的司法与能动化的司法,是打造司法的中国特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75.
民间对日索赔与中国实施外交保护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权的推动,传统外交保护的国家自由裁量特征开始发生转变。这既是义务限定,也是权利工具。至于民间对日索赔,中国政府无论是在法理基础上,还是在政治基础上,都具备了实施外交保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6.
This paper is a review essay of three books representing new research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d War mobilization and postwar American political development: Michael Hogan, A Cross of Iron: Harry S. Truman and the Origin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ate, 1945–195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Guy Oakes, The Imaginary War: Civil Defense and American Cold War Cul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and Peter Trubowitz, 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Conflict and Change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相似文献   
277.
The principal aim of our study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ver whether regulation is enacted in the interest of consumers, producers, political agents, or some combination of these. We examine the legislative debates and subsequent regulatory bills surrounding road transportation regulation in Ireland in light of the three dominant theories which purport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regulation: the public interest theory and the so-called Chicago and Virginia theories. A unique feature of our study is an attempt to integrate specific rhetorical concepts used in the public policy debates in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regulation. One noteworthy conclusion of our study is that theories of economic processes affect the shaping and results of public policy.  相似文献   
278.
在质料意义上而言,欧盟已经存在有宪政雏形。哈贝马斯认为,制宪将会促成欧洲范围内全方位、多层次的大辩论,为各国协商对话和沟通创造契机,产生政治公共领域,培育共同政治文化。文章指出,一部形式和规范意义上的欧盟宪法是社会治理系统工程的开端和象征,代表着一种新秩序,无论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在世界舞台上。  相似文献   
279.
Three standard governmental policy responses to terrorism have been identified: a military one, treating the fight against terrorism as a form of warfare; a police-based one, treating it simply as a form of criminal activity, to be detected and then defeated using (perhaps some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a political one, viewing it as a form of armed rebellion to be resolved through negotiation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All three responses to terrorism may be evident in any particular instance.  相似文献   
280.
毛泽东的文化观与其政治信仰是密不可分的。大众化是毛泽东文化观的一个显著特征。毛泽东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文化大众化的新时代,文化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通过自下而上的群众性的文化革命运动,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从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这是晚年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主导思想。探讨毛泽东文化观与政治信仰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都具有重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