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2篇
  免费   540篇
各国政治   419篇
工人农民   613篇
世界政治   2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7篇
法律   4453篇
中国共产党   713篇
中国政治   2092篇
政治理论   1112篇
综合类   531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1112篇
  2012年   1132篇
  2011年   958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1107篇
  2008年   1246篇
  2007年   1320篇
  2006年   1151篇
  2005年   1105篇
  2004年   1048篇
  2003年   797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471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shows that minoritie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the targets of police brutality, but important theoret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causes of that inequity remain unanswered. One promising line of research involves structural‐level analyses of the incidence of police brutality complaints; however, existing studies do not incorporate variables from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Drawing on the community accountability hypothesis and the threat hypothesis, we tested the predictions of two prominent structural‐level explanations of police brutality in a study of civil rights criminal complaints. The study included cities of 150,000+ population (n = 114).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wo community accountability variables—ratio percent Hispanic citizens to percent Hispanic police officers and the presence of citizen review—were related positively to police brutality complaints, partially supporting that perspective. Two threat hypothesis measures of threatening people—percent black and percent Hispanic (in the Southwest)—were related positively to complaints, as predicted. The relative degree of support for the two hypotheses is assessed.  相似文献   
162.
长期以来,我国只将土地作为一种生存的工具,称之为生产资料。经过30年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才由生产资料变成土地资产,又过了20年土地才具有了部分生产要素性质。从实践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将土地资产变成土地资本。  相似文献   
163.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学习型政府逐渐成为我国政府改革的方向。公务员是政府机关中集合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务员队伍学习能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执政能力是创建学习型政府中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4.
布尔加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管道项目可使俄罗斯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这个管道项目不仅有助于俄罗斯向国际市场寻求增加石油供应,而且可提供一条与BTC输油管线相对应的、可供选择的管道路线。  相似文献   
165.
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社会公平正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它的制度属性和所具有的强制性、局限性、承接性和阶段性特征,探讨了关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变迁的诱致原因,提出了进行社会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6.
19世纪末,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李鸿章等人秉承“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采取了“联俄制日”的外交政策,即利用俄国和日本在华利益冲突,使之彼此制约,以达到抵制日本侵略、保护自己的目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朽,“联俄制日”不仅没有达到“制日”的目的,反而被俄所利用,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为俄国扩大对华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67.
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完善的人事法律体系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需要。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也有待加强和完善,尤其是增加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立法项目。尽快出台具有权威性的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工资福利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168.
少数意见制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采行的一项裁判制度,日本战后受美国的影响,将少数意见制移入其大陆法系司法制度的母体之中.日本法院法规定,最高法院各法官必须在裁判书上表示自己的意见.关于最高法院少数意见表示制度,日本法律界曾经意见分歧很大,但经过近六十年运行,其长处充分显现,已获得定型化.少数意见制与整个司法制度是相符合的,将少数意见制引入我国将促进宪法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深化司法改革.考虑到目前在全国普遍实施的条件还不成熟,以及各级法院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在具体的操作步骤上,可从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开始实行.  相似文献   
169.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目前我国行政听证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立足分析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就如何建立高质量的行政听证制度提出了相应对策:更新观念;构建关于听证制度的立法体系;扩大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完善听证代表制度;完善听证笔录制度;加强对行政听证程序的监督和救济。  相似文献   
170.
国际法通过公私领域的划分确定其管辖范围,并避免干涉主权国家的内政。女性主义者指出,这种划分包含着对女性的规范性歧视和结构性歧视。国际法的基本术语如国家、主权等,排除了国际法对国内违反人权事项的管辖,维护了男性在国内的特权地位。在国际人权法领域,在确定是否给予女性以人权保护时,也是以维护男性利益为出发点。女性主义方法揭示了国际法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但该方法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