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8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3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What light can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FPA) shed on how and when the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domestic coalitions in foreign nuclear policymaking changes and how these different balances directly affect policy outcomes? Drawing on interviews with scientists, technologists and career diplomats, this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Argentine nuclear exports policy as public policy aims to depict when and how policies varied between 1976 and 2004, due to shifts in the balance amongst advocacy coalitions, albeit of 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 placed by intern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nuclear environments. The article provides a better account of how Argentine nuclear foreign policy chang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our competitive and contrasting advocacy coalitions: the pro-import substitution and protectionist coalition, the pro-technological autonomy and South-South trade coalition, the pro-business and commercial openness coalition and the antinuclear and pro-environment coalition.  相似文献   
162.
Abstract

In the wake of two nuclear tests in 2016, an additional test in 2017 and a series of missile launches by North Korea in 2016–17, Japan's government is facing a critical set of security challenges. These require adaptation and careful planning by the Abe administration and raise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of Japanese defence policy, alliance rel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Japan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nsiders both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e of relations between Tokyo, Washington and Seou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lite and public opinion within Japan, and the character of Prime Minister Abe's leadership at a time of acute strategic risk. While the danger of conflict in northeast Asia should not be minimized, the gravity of the current crisis potentially offers an important opportunity for policy innovation for the governing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LDP).  相似文献   
163.
王蕾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5):133-155
美国向来被视作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主导者。然而,尽管积极倡导实行核出口控制,美国却未能始终对该领域的国际规则制定施加影响。在核供应国集团中,相较于利益诱惑与威胁这一动用物质实力的谈判方式,美国更倾向于为规则主张的正当性提供辩护,以此推进核供应国集团准则的修改。不过,基于核不扩散规范的此种辩护,也未能保证美国达成其目标。多边谈判中两种参与谈判的行为方式分别为“议价”与“论辩”,在现有研究中对其给予了理论上的区分。在大多数情况下,美国在两种谈判方式之中选择“论辩”。对美国这一选择倾向的分析,从成本导向的理性选择着眼。此外,为解释在正当性论辩这一谈判方式之下影响谈判结果的要素,提出了基于利益分配关系的心理机制。案例分析聚焦卡特、老布什、小布什三届政府在核供应国集团中发起的四次准则修改行动,四次行动在谈判方式的选择和谈判结果上呈现鲜明对比。文章旨在深入认知大国在多边规则制定中的权力及其界限。国家行为体对于正当性论辩的关注及其在论辩中面临的困境,在规则与规范之争趋于激烈化的国际安全领域,都是日益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4.
《中导条约》是冷战期间美苏达成的一项重要军控条约,是全球战略稳定的支柱之一。2019年8月,美俄相继退约,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人们担心,条约退场将冲击全球战略稳定,刺激军备竞赛,影响欧亚安全形势,削弱国际军控体系。中国是美国退约重要借口之一,条约作废势必深刻影响中国外部安全环境。《中导条约》从诞生、发展到消亡,有着深刻的国际、国内和个人三个层面的演变动因,归根结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际格局变迁。20世纪80年代,苏美攻守异势促成了《中导条约》的诞生;进入21世纪后,北约对俄的挤压以及中导技术扩散促使俄罗斯抛出条约全球化倡议;近年来,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促其选择退约。但美俄两国政治形势变化及领导人更迭也深刻影响了条约的“生、住、变、灭”的时机和方式。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与当时高涨的核裁军运动为签署《中导条约》提供了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特朗普政府奉行“美国优先”理念,频频废约“退群”,《中导条约》随之沦为牺牲品。在不同历史时期,陆基中导在全球战略稳定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20世纪60年代初,它是美苏中央威慑的支柱。在20世纪70~80年代,它是影响延伸威慑的重要因素。进入21世纪后,它成为俄罗斯对付美国导弹防御的斗争手段。当前,陆基中导在跨域威慑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大国中导博弈正卷土重来,但它必将带有与以往不同的诸多新特点。  相似文献   
165.
Drawing on the memoirs of Hassan Rowhani, Iran's chief nuclear negotiator (2003–2005) and newly elected presiden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Iran policy on the internal politics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and the dynamics of its nuclear negotiation strategy. It argues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had a detrimental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nuclear negotiations with Iran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t least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current nuclear impasse. Identifying three key areas, it focuses on the administration's rejection of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with the relatively moderate government of President Mohammad Khatami;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USA during Iran's nuclear negotiations with the EU3; and the administration's refusal to provide the Iranians with confidence-building incentives, or countenance unconditional nuclear talks, despite a policy change in Washington that was ostensibly multilateralist and gave the impression of directly engaging with the Iranians.  相似文献   
166.
陈海宏 《理论学刊》2007,(11):103-108
冷战时期,美国形成了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各种军事战略,包括"遏制战略"和各种核威慑战略,如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应战略、限制损伤战略、确保摧毁战略、现实威慑战略、总体威慑战略、有限核威慑战略和新的灵活反应战略。与此相适应,军事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空军第一"、"争夺制海权"、"质量建军",并形成了新的作战思想。这些战略和军事思想使美国赢得了冷战的胜利,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7.
朝鲜实施导弹发射和地下核试验,意在实现核拥有,籍以提高对美战略的筹码。朝鲜开展核战略角逐由来已久,先后展开过以守为攻;“边缘”对应;将计就计;以硬对强四个回合。角逐结果虽不乏战术上的小胜,却丧失了战略上的大胜。此番的导弹试射与地下核试验可视为第五个回合,是朝鲜核、导角逐战略“以攻为守”的转换。朝鲜执意实现核拥有纵有多种原因,却因核、导本身所拥有的“双刃剑”作用,带来于己、于他都不利的负面影响。包括:自食其言,愈加难以取信于国际社会;产生连锁反映,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挑战核不扩散条约,难免遭到更大封杀;破坏合作气氛,延缓统一进程;置中国于尴尬境地,动摇中朝关系基础。朝鲜的“自行其事”难免遭到国际社会更加严厉的抵制。  相似文献   
168.
长期以来,在全球核安全领域已经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管理制度,其中,美国扮演了主要角色。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核安全峰会倡议是美国试图延续其对全球核秩序的领导做出的又一轮努力。但是,由于奥巴马政府的动员能力有限,更重要的是美国已经越来越难以将其利益转化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奥巴马政府的核安全议程面临进展缓慢、甚至是停滞不前的局面。奥巴马政府在全球核治理议程设置方面面临的窘境提示人们,全球核治理应该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国际社会的真正利益需求。全球核治理需要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经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能力、政治影响力以及更具代表性的身份特征,应该在全球核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重要成员、作为发展中大国、作为在世界事务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全球和地区的核秩序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并就如何构建更加贴近民生需求、更加符合各国国情、更加持久的核安全治理提出了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69.
核灾害的应对重在预防,而气候变化改变了核灾害的成灾机理,强化和放大了灾害风险。适应气候变化的核灾害应对制度变革:立法理念必须从减轻灾害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内容创新必须重点突出核设施选址中夯实程序的完整性、非居住区和规划限制区制度中补充发展权补偿内容、防灾规划在体系完善基础上"融入主流"等三个方面;运行机制改革应该在国际层面创建多中心的灾害风险治理框架,在国内层面推进"三元、三级"的统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170.
岳树梅 《现代法学》2012,(6):115-125
民用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频发的民用核能事故要求在民用核能利用过程中重点关注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民用核能利用的生态伦理及民用核能安全价值是构建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我国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在立法理念、法律体系、法律制度实施等领域均存在困境。借鉴国外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经验,中国应该从法律程序、实体法、相关制度等方面对民用核能安全保障法律制度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