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28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3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97篇
综合类   1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其指导思想,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这一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起着价值导向作用.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发展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2.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面对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引导青年坚定集体主义观念,需要青年价值观教育尊重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以贴合青年生理、心理实际的方法,来全面提升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53.
《法治中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一书较为全面地开放出"法治中国"命题的问题域,且更新了法理学教材体系中对"法治论"部分的理论认识,是中国发展中法治的共时态学科回应之显现。从教材编撰的角度审视,该书具有典范意义,即沟通了法理学教学所必须直面的理论场域和实践场域这两个"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54.
姚俊廷 《北方法学》2009,3(5):59-63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相似文献   
55.
浅析女性的价值标准——现代男女平等现象的一些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女性在追求与男性的平等并自以为取得了显著绩效的同时,并未真正找到在两性社会中应有的位置。女性要获得真正的平等,必须修正长期依附于男性本位的价值标准,根据自己的能力倾向在家庭和社会的天平上摆正位置。  相似文献   
56.
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尚未得到社会的完全认可;应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务劳动的社会价值,并努力探索实现家务劳动社会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高度关注价值观基本问题的当代诉求,是深化价值观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群己关系是贯穿价值观其他问题并构成其本质内容的核心;其二,群己关系的实质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与利益原则的关系;其三,坚持奉献精神与利益原则的统一,关键是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相似文献   
58.
李琪  姜俊鹏 《犯罪研究》2021,(1):95-102
从网络到现实,双层社会迅速形成,相关犯罪亦从现实社会迁移至网络社会。如何应对伴生的新型犯罪形态,关键在于能否全面、清晰认知双层社会的链接点——数据。数据犯罪随双层社会固化而持续扩张,立法、司法均提出各自的应对思路,但规制现状并不乐观。以数据犯罪为核心,分析该犯罪形态在立法与司法领域的表征,并结合其技术与社会的双重价值属性,针对受损法益展开分析,最终实现对相关罪名适用的逻辑化探索。  相似文献   
59.
The extraction of DNA from human skeletal remains applied to forensic, and evolutionary studies do not exclude risks, which are to be evaluated when working with unique specimens that could be damaged or even destr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re evaluated several nondestructive methods for recovering DNA instead of the most currently used pulverization method. Three different procedures to access inside the dental pieces (occlusal perforation, cervical perforation, and cervical cut) have been compared with the aim of recovering as many cell remains as possible to carry out a DNA extraction. Given the DNA quantitation results, a method was proposed that consists of a cervical cut to facilitate the access to the pulp cavity and a subsequent filing of the root canals down to the apex of the dental root. This methodology allows the recovery of both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DNA, with the minimum deterioration for the dental pieces.  相似文献   
60.
在西方国际政治学界 ,自 2 0世纪 70年代后期以来 ,有关学习理论及其在外交上的应用 ,一直是热门话题之一。约瑟夫·奈提出的核学习概念即是学习理论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借助他对核学习的论述 ,来考察印巴之间的核学习及其对印巴核威慑稳定性的作用。文章认为 ,印巴之间所经历的六年多时间的核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巴之间核威慑的稳定性。但是 ,印巴核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随着核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 ,印巴之间的核威慑关系将会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