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2篇
法律   475篇
中国共产党   200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1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政治清明内含着丰富的传统因素,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它诸多崭新的内涵。尊重历史传统、构建现代法治、完善民主政治,则成为实现我国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2.
<正>发展不能走老路(二○○五年二月十八日)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根本指南。科学发展观不是不要发展,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重要论断,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义所在。科学发展观首先还是要发展,其关键在于发展不能再走老路。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这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要城乡协调、地区协调。发展不能断送了子孙的后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好日子先过",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因此,发展必  相似文献   
93.
犯罪生物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古老而又新颖的课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源时已久;说它新颖,是因为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论理不清,众说纷纭。犯罪生物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有先天说和后天说,当今大多数学者已不再争论犯罪究竟起源于遗传还是环境,而是认为导致犯罪的原因非常复杂,犯罪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犯罪生物学因素,早期学者关注体质、外形等单一的生理特征,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多水平、多角度地探究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神经心理机制,包括行为、激素、脑结构、神经递质和基因等。半个世纪前,国际研究走入低谷。但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犯罪学在个体因素研究上发展很快,已成为犯罪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国内研究起步晚、成果少。国内直接相关文章数量不多,以"犯罪生物学"为主题的文章只有20多篇,最早的是1989年发表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从美国教科书《犯罪学原理》中摘取编译的《犯罪生物学理论及其缺陷》,另一篇是实证研究《157例违法犯罪少年的社会环境、心理、生物学因素调查与分析》。迄今没有找到以"犯罪生物学"命名或以"犯罪生物学"为专题的书籍。如今,国内外犯罪现象异常。2013年,重庆"10岁女孩25楼摔婴"案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吉林长春盗车杀婴案、北京摔婴案、河南安阳摔婴案……"摔婴现象"频现;《爸爸去哪儿》开播,引发了社会对父亲与子女关系的超强关注,人们大呼有爱,但是,爆出四川阆中禽兽父亲长期虐待强奸幼女案,一时激起千层浪,类似事件频频曝光。国外,类似犯罪亦层出不穷,连环母亲杀婴案等犯罪更是震惊世界。当人们"深度"挖掘当事人背后的行为逻辑而泄愤时,有识之士呼吁人们应该更加冷静地思考,呼唤犯罪生物学的勃兴!怀着这份责任和担当,中国首次"犯罪生物学"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2月7日至8日,在河南警察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政法大学皮艺军教授和河南警察学院翟英范教授的倡议和召集下,由河南省犯罪学研究会主办、河南警察学院承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几位知名犯罪学专家应邀出席了研讨会,几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研究专长的河南警察学院教授、博士参加了研讨。本次研讨会不搞程式、不宣读论文,为与会学者准备了十个议题,请学者们进行面对面的观点交锋和思想碰撞。由于时间有限,仅仅初步探讨了五个议题,分别是犯罪生物学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犯罪生物学概念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犯罪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犯罪生物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生物性与社会性。犯罪学的包容性、多层次、全方位特点带进了论坛,会议发言是学者们厚积薄发、即兴发挥、形散神聚展开的自由发言,更丰富着挥斥方遒、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般的热烈讨论,加深了不少认识,达成了更多共识,增加了一些求同存异,形成了更好的研究合力。本刊连续两期登载研讨会纪要,以飨诸君。  相似文献   
94.
吴洁 《小康》2014,(5):86-88
“未来医疗模式要转型升级,要从重治疗到重预防,因此基因检测潜在的市场巨大。”  相似文献   
95.
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一项基因测试,可以预测人们能否得享高寿,但他们同时警告称,人类社会尚未对这种预测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6.
5月26日至27日,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在京召开。我院作为全军典型单位参加会议,刘强政委代表学院在会上作了《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培育实效》的经验介绍,并以多媒体相配合全面展示了学院运用传统资源,深入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成果。  相似文献   
97.
《学理论》2013,(33)
冷战期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所著《苏联行为的根源》成为美国决策者研究对苏政策的重要参考。二战后美苏没有携手共建世界最终走向冷战。今天,中美关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如何看待"中国行为的根源"是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重要变量。基辛格是分析这个变量的代表人物。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认为,没有可兼容的价值观的赤裸裸的权力的均势是脆弱的。延续这样的逻辑,基辛格在《论中国》中探讨了中美两国价值观兼容的可能性。美国决策者应当注重中国行为的这一根源,避免《克劳备忘录》中的错误,与中国共建世界。  相似文献   
98.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政治清明内含着丰富的传统因素,而时代的发展又赋予了它诸多崭新的内涵。尊重历史传统、构建现代法治、完善民主政治,则成为实现我国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9.
正在基础教育中被疏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孩子,等于被文化之母遗弃。"无根",则必有文化抑郁与惶惑,又怎能以健康包容的心态,坦然自处于世界文化之林?大约少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无论童叟,都能念诵几句唐诗宋词。中秋,李白会浮上亿万国民心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端午是拜祭屈原的诗魂;春节就轮到了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送别,则用王勃来安慰亲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大师到庶民,大都有过小时被父母  相似文献   
100.
为了将"人的基因"这个更多出现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概念做一个民法性质的探究,本文将已从人体分离的基因区分为基因本体、基因本体信息和基因特征信息。在现有民法框架下,将基因本体认定为物,基因特征信息为隐私权的保护对象。列举了基因本体信息上存在的权利类型,包括处分权和知情权。作出区分认定有利于理清人的基因的性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