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鲍昌宝 《思想战线》2001,27(4):70-74
穆旦所关注的现代文明的文化危机与救赎企图和<圣经>的基本语境是相通的,<圣经>话语对穆旦诗歌精神结构的形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上帝在穆旦诗歌中具有特殊的内涵与功能.其诗歌揭示了现代生活中因神的放逐带来的精神贫困及受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2.
近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在骤然冲击宁夏经济社会生活的同时,对宁夏人的发展信心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与蓝图仅仅实施了一年多就遇到了未曾预料到的严重挑战,宁夏人的勇气和智慧面l临着严峻考验。宁夏人增长了见识,经受住了考验,不仅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其精神世界进一步丰富,自信自强更加显现。  相似文献   
8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思想系统,其中所包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尤其是以人为本,尚贤任能,刚健进取、崇德重义、注重和合、求是务实等根本理念,重视整体动态平衡的宏观战略思维,以及富有创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经过创造性转换,都可以对现代管理产生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4.
曹雪芹深得魏晋名士之文化情韵.无论是魏晋的阮籍、嵇康,还是封建末世的曹雪芹,尽管表面是那样的放诞、痴狂,内心却清醒地保持着崇高的气节.魏晋风度的魅力更在于魏晋名士们满怀痴情去追求自己的人文理想,在于他们试图去毁灭腐烂的、充满奴性而陈旧的生活方式,从而荡涤出一个非奴性的充满真自由真血性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他们所执著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便是其一生践行的诗化人生.同样,曹雪芹亦满怀痴情地执著诗化人生理想.试图以诗化人生、审美人生去矫正以政治、权力、暴力、伦理为重心的浊恶世界,以诗情的世界去反抗充满贪欲和无情的世界.  相似文献   
85.
陈良运 《思想战线》2004,30(5):115-121
"词乃诗之余"的论调使词学难以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从晚唐五代至南北宋时期,词学与诗学一直处于若即若离纠结不止的阶段,从欧阳炯《花间集序》到张炎的《词源》,完整地展现了这段纠结时起时伏的历史过程,而以《词源》为标志,词学终于艰难地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自北宋始词分二派,诗化论与本色论也随之并行发展,但在细节处不断相互纠结。以理论的思维辨析,"豪放"与"婉约"已无关词的文体形式,而是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经典性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6.
人们的聪明智慧作为感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历来被看作是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一个组织或地区的人才智力构成,形成了该组织和地区人力资源。在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及智力引进,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
象征是托尔斯泰诗性启示获得表达的途径,也是理解托尔斯泰启示诗学的关键所在,尔斯泰对象征的选择,也是一种化意义上的选择,只有把它置放在俄罗斯化传统这一具体语境里,才能提示完整内涵,对于以揭示人生形而上体验上目的的托尔斯泰来说,借助象征达到对未能言尽意旨的把握,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是一种宿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8.
网络问政常态化是大势所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特有的广泛性和交互性是传统媒体不可企及的。正因为如此,网络问政才能以其特有的强大生命力不断地向前发展,成为现代人们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网络是当今领导干部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面对日益增多的网民参与,推动网络问政常态化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9.
实践法学是对以往的法学理论的反对,但同时又承继了它们的合理性特质.它以实践理性为基础,坚持实践辩证法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主张在普通与特殊,抽象与具体之间寻求良好的结合点--实践智慧.实践法学包含了深刻的目的论理念,集中体现在它对人的存在与发展及其价值的关怀.同时实践法学是行动的法学,以此为基础的法治必然是实践中的法治,它主张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事件,让人们行动起来,并运用自身的实践智慧完成对中国法治的重塑.实践法学是中国自己的法学.  相似文献   
90.
韩愈为中古思想文化转型的重要人物,钱氏秉其“以变为常”之文学史观,于文本细读之中,推知昌黎之双向接受,并进而体察昌黎为诗文转折关捩原因之所在,同时秉同情了解之态度,于昌黎言行之不合处作平情之论。钱氏论韩出以札记形式,故而形式略觉零散,但细味之,则系统而有条理与钱氏解诗之范式有本末并照之趣,可由此而知钱氏谈诗之“一以贯之”者,并可于钱氏之性情作玄想之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