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3篇
  免费   131篇
各国政治   325篇
工人农民   144篇
世界政治   19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9篇
法律   539篇
中国共产党   398篇
中国政治   767篇
政治理论   983篇
综合类   124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19篇
  2013年   673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37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大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文章认为这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指明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  相似文献   
92.
政党法治包含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等丰富的制度意蕴 ;融汇法律至上、权力制约、依法执政等诸多的价值取向 ;涉及政党法治的主体、客体、目标、原则、依据、形态及其与法治国家的关系等若干内容 ;涵盖全部政党生活的各个方面 ;贯穿政党自身事务管理和领导·执政整个政党行为全过程。加强政党法治建设是发展政党民主的需要 ;是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需要 ;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 ;是坚持依法执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94.
作为公民社会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产物,网络公民社会的产生与成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的网络公民社会已由自在阶段过渡到自觉构建的自为阶段,社会影响力愈来愈大,对当前我国的政治安全与社会稳定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研究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历程,把握其发展趋势,深入分析其影响以便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对于维护转型期的社会政治稳定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5.
杨建军 《法律科学》2013,31(1):3-14
中国司法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本土化”与“普适化”碰撞和平衡的难题与困境.政治制度的复杂多样性、司法文化传统、国情、大国崛起的使命、政治主体的自决性等多元因素,决定了中国司法应当保持自身特色.与世界通行司法规律兼容,体现高效、便捷,满足民众实质正义的心理期待,维护社会稳定,捍卫国家主权,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目标的实现,是中国司法应当具有的特色.合理平衡和协调政治化的司法与技术化的司法、专业化的司法与大众化的司法、克制化的司法与能动化的司法,是打造司法的中国特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6.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Marcuse's philosophy provides a new insight into the research of his theory. Marcuse's critical theory of his political ideology convincingly argues that the scientific technology, language, art and philosophy of the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has completely been alienated, which forms the society without negative dimension. This new perspective is a great inspira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ist culture and ethics and China's political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

The Dayton Peace Agreement ended the violence in Bosnia–Herzegovina, however, it also solidified antagonistic political identities leading to the creation of two social contracts: an ‘elite social contract’ involving primarily political elites of the main ethnic groups and an ‘everyday social contract’ involving ordinary citizens trying to manage a complex soci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first social contract is hegemonic, however, alternative, non-nationalist views are slowly emerging. Grassroots groups, the surviving remnants of inter-ethnic coexistence, the integrating pull of market forces and the presence of a large diaspora all constitute resources for the creation of a resilient national social contract.  相似文献   
98.
政府公信力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政治文化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99.
100.
新《刑事诉讼法》规定,鉴定意见应经质证才能作为定案依据.这一刚性规定促使鉴定人必须履行出庭作证义务,从而提高了鉴定意见证据效力对质证程序的依赖程度,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就格外重要.鉴定人屏蔽作证方式为这一问题的探寻提供了微观视角,我国已经存在证人屏蔽作证的司法实践,但是对于鉴定人屏蔽作证的正当性还存在争议,而这些争议实质上是鉴定人屏蔽作证与传统诉讼法原理的冲突与解决,具体反映在鉴定人屏蔽作证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设置、配套措施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