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39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254篇
中国共产党   37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141篇
综合类   2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Established firms that continuously and systematically implement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s exhibit behavior that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ers label as "sustained regeneration". A prime example of sustained regeneration i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ctivity in industries such as computers, electronics, and textiles where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is on-going and firm's creativiti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o its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describes the organizational ability to respond to learn to capitalize on an opportunity, or to protect against a threat by adopting an innovation. Successful adoption of innovation requires an organizational ability to manage the proces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at deals with new or newly interpreted knowledge and under conditions of uncertainty and in the face of controversy, develop and initiate a plan of action to respond with goal-oriente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changes.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connotes a "drive to implement change,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and to adopt an innovation".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involves a motivated pursui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using knowledge as a means of developing sources of advantage 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in th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literatures. It describes a driven effort to utilize knowledge through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is identifying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and determining which factors may affect the nature of this concept. The selected criteria have been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by utiliz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pproach and expert choice software program.  相似文献   
132.
法律知识的研究是厘清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构成、来源、基础、核心体系等根本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知识社会学可以在分析法律知识的生产体制和创新机制、法律知识传统、法律知识的社会接受模式、法律知识与其它社会知识的整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知识社会学在上述领域的渗入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的健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3.
学习知识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训练和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学习不同类型的知识对思维能力的影响不同.学习相对比较艰深的理论知识,人们就需要进行由较少的、不充分的知识材料过渡到新知识的思维活动,这种由较少的、不充分的知识材料过渡到新知识的思维活动就是直觉、顿悟、猜测等等形式的非逻辑思维.长期地、经常地学习相对比较艰深的理论知识,我们就会养成非逻辑思维的习惯,也就训练和培养了非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4.
文中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探讨了文学翻译中美的认识、挖掘和再现,翻译工作者应具备强烈的文学审美意识,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5.
代理说将法人团体视为一个需要他人监护的法律残废,法人代表者是法人的监护人,代表者的人格与法人人格相互独立、相互平行,代表者直接承担国家法上的侵权和刑事责任,法人的终极监护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从私法角度论,代理说的真正基础是法定代理。从政治旨趣上说,萨维尼的代理说建立于其对社团自治的悲观和拒斥态度之上,是其全能国家观念的体现,是当时德国诸侯割据政治的曲折反映。就知识谱系而言,代理说与当时流行的政治观念息息相通,它们的灵感来源都是罗马家父制。  相似文献   
136.
法官智慧是现代知识司法的一种象征。智慧的法官必须用法律的智能和审判技术使得司法审判的程序设置和实体性规定更有实效。智慧的法官能够为社会提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物的和谐共处。智慧的法官本身就是现代司法的一种象征。法官是智慧的知识的天然结合。良好的司法制度应该是美德和智慧的结果。一个优秀的法官必须掌握充分的法律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司法经验。法官智慧以法律知识为基础,并且是对法律知识的升华。法官的智慧以司法审判的经验为补充。法官智慧的获得与其主体及其主观能动性有关。法官的智慧体现的是法官的敏锐观察力与良好的尺度感,能较快地判断出,在特定的场合下,什么样的裁判是最恰当的。法官智慧的综合性体现在法官的司法审判中。  相似文献   
137.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中,诸葛亮的家庭教育思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其教子育人思想集中体现在《诫子书》《又诫子书》和《诫外生书》等书信中。从治学之规、立身之道,到待人接物、约制酒量,诸葛亮都不厌其烦,谆谆教诲。这些凝结了诸葛亮心血和智慧的人生箴言,至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8.
把情感沟通区分为三个维度,把商家知识区分为选择产品的知识与使用产品的知识两个维度,同时把客户忠诚分为推荐购买及重复购买两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情感沟通、商家知识对客户忠诚的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知识管理理论及客户忠诚理论,并对企业通过情感沟通、商家知识的管理来提升客户忠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9.
寻找大学语文教学和公安职业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真正确立大学语文在公安通识教育中的先导性地位,是搞好公安院校语文教学的关键.故此,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应着眼"大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注重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还要结合公安院校教育的特殊性和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艺术性、基础性的特点,明确通识教育背景下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0.
监狱企业的发展必须服务于"首要标准",以实现其价值功能为最终目标,这是最大的现实。应分析监狱企业发展,在职能上实现其经济型向改造型转变,在结构上实现复合型向单一型转变,在管理模式上实现监管劳动型向社会劳动型转变。监狱企业服务于"首要标准"的现实途径是:重视"首要标准"下监狱企业立法,以适合罪犯劳动改造为基点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劳动改造管理机制,建立劳动竞争和报酬机制,规范劳动现场管理,强化罪犯劳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