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9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5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硝酸脂类、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结果:心绞痛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2.
以猪水泡病病毒 (Swinevesiculardiseasevirus ,SVDV)HK’70为材料 ,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P1区的 2个重叠目的片段 ,连接于pMD 18 T载体 ,转化JM 10 9感受态细胞。经重组质粒的双酶切 ,PCR鉴定后测序。序列分析表明 ,HK’70P1区核苷酸组成中A含量较高 ,G C含量较低 ,且A G、C T转换率较高。P1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 ,SVDVHK’70与J1’73、H/3’76、SVDV(Seechurn等测株 )、NET/1/92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7.8%、98.1%、97.6 %和 89.3% ;相应地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8.8%、98.7%、98.8%和 96 .5 %。  相似文献   
73.
以人工感染发病猪的脾为材料提取总RNA ,根据已报道的猪瘟病毒基因组序列 ,设计合成了 2对引物 ,以总RNA为模板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套组聚合酶链式反应(nPCR)及测序技术 ,对流行于我国甘肃省、陕西省、宁夏和广西自治区的 5株野毒株的主要外膜糖蛋白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 ,用DNAstar软件比较分析了 5株野毒之间及其与猪瘟兔化弱毒株 (C ST株 )E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 ,5株野毒与C ST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81.7%~ 83.1% ,氨基酸同源性为 87.3%~ 88.6 % ,表明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但 5株野毒之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 98.8%~ 99.3% ,氨基酸同源性为96 .6 %~ 99.2 % ,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脂质过氧化损伤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76例无症状心肌缺血再患者分虚(49例),实(27例)证型分别检测SOD活性和血浆MDA水平。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血中SOD活性(247.60±9.08u/ml)较健康人组明显降低(288.51±12.87u/ml),而MDA水平(6.11±0.58nmol/ml)较健康人组(3.30±0.43nmol/ml)明显升高,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5.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猪和牛的扁桃体、淋巴结、脊髓、肌肉和蹄冠皮肤中的口蹄疫病毒(FMDV)。与接种乳鼠测毒法比较,该方法的灵敏度达0.16LD50~0.32LD50病毒量。检测人工感染后7~35d的猪组织样品77份,25份为阳性;接种乳鼠并盲传3代,乳鼠-间接血凝试验(IHA)鉴定6份为阳性。检测人工感染后4~7d的牛组织样品52份,20份为阳性;接种乳鼠-IHA鉴定12份为阳性。检测野外鲜肉样品47份,12份为阳性;任选其中8份样品接种细胞单层,盲传至第6~7代,先后有5份样品产生CPE;其中6份样品同时接种乳鼠,盲传至第6~7代,3组乳鼠出现FMDV致病症状,IHA鉴定为阳性。检测冻猪肉样品37份,3份为阳性;冻牛肉样品9份、冻羊肉样品10份,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76.
对 1998年以来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和云南省等养鸭省份发生的一种以鸭头肿胀、眼结膜充血出血、全身皮肤广泛性出血、肝肿胀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体温 4 3℃以上、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分离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电镜观察、防治试验 ,确诊为一种新病 ,暂时将其命名为“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 (Duckviralswollenheadhaemorrhagicdisease)”。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自不同地区病死鸭分离到 12株抗原性一致的病毒 ,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 80nm ,无囊膜 ,核酸为RNA ,不凝集鸡、鸭、鹅、鸽、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 ,在 pH 4 .0~ 8.0稳定 ,对氯仿有抵抗力 ,与鸭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 ,琼脂扩散试验证实与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禽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和鹅副黏病毒无抗原相关性。分离毒经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感染鸭均能成功复制出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 ,而不能感染SPF鸡(鸡胚 )和鹅。制备的超免疫血清和康复鸭血清具有良好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 ,利用病死鸭内脏制备的组织灭活疫苗和分离毒制备的油剂灭活疫苗具有良好预防效果。根据分离病毒特性建议  相似文献   
77.
气阴两虚、湿热内蕴是胃肠病的基本病机。按邪正斗争态势分,正虚有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阴阳两虚、血虚之异,邪实有湿滞、热郁、滞结和血瘀之别。胃肠病的治疗重在补中清化。  相似文献   
78.
目前办公自动化系统普遍存在着安全性问题,必须从管理安全、环境安全和技术安全三方面入手,实现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整体安全。  相似文献   
79.
为了解重庆市山羊博尔纳病隐性带毒情况,分析博尔纳病病毒(BDV)的种系来源。采用巢式逆转录酶PCR结合荧光定量PCR(FQ-nRT-PCR)技术对重庆市60只山羊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s)及脑组织中的BDV P24基因片段进行了检测,将阳性产物测序,并与国外BDV毒株进行了比较。结果,山羊外周血检测阳性率为8.3%(5/60),脑组织检测阳性率为10%(6/60)。该 BDV P24片段核苷酸序列与马源BDV H1766株同源性最高,达96.51%,与标准株Strain V和 He/80同源性为95.35%,并且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同。表明,重庆市山羊中存在动物源性博尔纳病隐性带毒。该BDV P24核苷酸序列与Strain V和He/80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80.
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狂犬病病毒(RV)核蛋白抗原,采用RT-PCR方法从狂犬病病毒ERA株中扩增了RV核蛋白基因,分别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ET-32a(+)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表达的核蛋白再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结果显示,核蛋白在pET-32a(+)中的表达量(30.4%)高于在pET-28a(+)中的表达量(19.4%),培养物中的高纯度核蛋白产量分别为13.6和8.45 mg/L。经Western-blotting检测,不同载体表达的核蛋白均可被兔抗RV多克隆抗体特异识别,表明核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