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291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2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论侦查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社会中刑事侦查工作转型的基础与核心。侦查信息化建设一般要经历独立建设、全面发展和整体转型等三个历史阶段,当前我国侦查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全面发展的中期阶段。缺乏科学规划与统一标准、自主创新能力弱、发展不平衡、低水平重复建设、考评机制不完善、低层次运行是当前侦查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突出现实困境。完善信息化建设,应推进以信息化为核心的侦查理念创新、网络化为目标的侦查信息系统建设、一体化为中心的侦查工作机制创新、集成化为标志的侦查组织体制改革、实战化为标准的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222.
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防止理解上的误区和实践上的不良倾向,进一步提高实效。主要包括: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突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战略性;坚持经济社会的进步,把握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性;与民众生活相贴近,提高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性;从思想文化方面问题出发,增强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针对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制度化,体现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方向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推进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223.
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的转换与推证--一种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事诉讼价值目标是立法群体对刑事诉讼法及其实现活动的基本期望,是关于刑事诉讼法的绝对超越指向的一般要求.一国刑事诉讼价值目标应与其社会现实基础相互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价值目标顺应社会的变迁,在立法层面上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换,由实体正义趋向现实正义.但要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上完全实现现实正义,还有赖于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进化、社会大众刑事诉讼价值观的更新和刑事司法制度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24.
房地产合作建房合同效力的认定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秀玲 《政法学刊》2002,19(5):83-87
在我国房地产开发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因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而引起的纠纷在房地产纠纷案件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而对于这一类案件的处理,立法上则相对处于滞后状态,导致司法实践中同一类型、同一性质的案件在判决结果上的截然不同。如何克服房地产立法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实践中,房地产合作开发建房合同大体表现为五种形式。确认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的效力,应考虑不同时期成立的合同,应当适用不同的法律依据确认其效力,同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对房地产合同效力的影响等因素。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的处理应依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的不同情形处理。  相似文献   
225.
眭鸿明 《现代法学》2005,27(5):97-102
物权的变动只有经过公示程式,才具有对社会的公信效力,交易安全方可得到确实保障。现行的善意保护规则虽然可以暂时性地弥补公信力的不足,但终究不是法治国家之恰当选择。当然,采纳能够有效保证物权变动公信力的物权行为无因性规则,并非没有限度。不过,缺憾的存在并不可怕,我们可以通过造就恶意失权制度,以矫正物权行为无因性规则的缺陷。  相似文献   
226.
物权的公示原则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物权的公示原则是指当事人以公开的方式使公众知晓物权变动的事实,它一方面使物权变动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另一方面使善意第三人不至于因权利瑕疵而蒙受损失。以物权变动而言,物权的公示原则及其公信力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27.
眭鸿明  王媛 《河北法学》2006,24(8):28-30
界定"业主"、"业主权"的内涵,并阐释业主权与相关权利如小区内的一般所有权、居住权、承租权、典权以及小区外的所有权等之间的关系,继而提出"业主权"法律化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28.
张翔 《法律科学》2006,24(3):56-65
物之支配是人的意志对物的支配,意志及于物上的载体有二一是占有,二是物权,于是物之支配可以区分为物之事实支配与物之权利支配。排他性是物之支配的规律性要求,在物之事实支配中,排他性表现为支配的现实性之争;在物之权利支配中,排他性则表现为支配的正当性之争。事实支配与法律正当性的结合,导致了正权原占有在权利层面具有了对世性;事实支配与法律正当性的分立,则衍生出物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229.
林娜 《中国发展》2007,7(3):40-43
该文认为,在中国物权法中引入居住权仍有一定的制度价值。文章从居住权的性质、物权原则在中国的实行、规定居住权所能解决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在中国设立居住权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得出居住权在中国具有存在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0.
雷磊 《时代法学》2006,4(1):65-67
正义与权利是ius一词最重要的两个含义,它们在古罗马时期经历了一个重心转移的过程。正是这一转变引发了西方法律史上的革命并直接奠定了物权法的立法基础。探讨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及其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物权立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