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56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9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479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118篇
政治理论   135篇
综合类   42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劳资冲突若是在企业内部不能有效化解,那么有可能会通过劳动者参与集体行动而外部显现化,从而形成劳资冲突的演化过程.在劳资冲突演化过程中,劳资双方的利益博弈机制影响着劳资双方的行动决策,并最终制约劳资冲突解决的进程.  相似文献   
922.
刑法中的事后自救有着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救行为的特别意义,它是刑法中的违法性阻却事后即正当化事由之一。刑法中的事后自救有着从起因要件、时机要件到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再到对象要件和限度要件的系列性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不符合构成要件或成立条件的自救行为轻者是过失犯罪,重者是故意犯罪,不仅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甚至可以实施"刑法中的事后反自救"。  相似文献   
923.
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早已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权利定性出发,对人格权益中财产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我国人格权法的修订为契机,再次探讨此问题,应在人格权体系中明确人格标识的概念,进一步界定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并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商品经济国家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以及我国目前相关问题的学术研究和法律规定,完善我国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924.
2013年《民事诉讼事法》第55条规定了公益诉讼,可是,从诉讼标的的角度,“公共利益”在实体法中的阙如成为公益诉讼正当性的一种阻遏,那么,在以权利而非利益方可启动诉讼的前提下,只有对“公共利益”进行权利化描述才是根本出路。在求证出公益诉讼的诉讼标的之后,诉讼担当是成为检察机关介入公益诉讼的最佳理论依据,但是,检察机关承接的只能是公益诉讼形式上的权利,而实体权利仍归真正权利人。  相似文献   
925.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每年的年会较为集中、全面地反映了一段时期内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热点、重点与难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研究总体水平的一种体现.2013年年会的主题是“新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透过对会议论文的分析、梳理,可以发现新民事诉讼法施行一年多来所呈现出的变化、发展以及不足.  相似文献   
926.
近年频发的非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矛盾的新形态,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政治—行政—社会等体制性弊端日积月累的必然产物。这些弊端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高度分化所导致的"相对剥夺感"、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所导致的"权利贫困"、公共权力异化和政府治理能力滞后所导致的"合法性危机"及公民社会发育不良所导致的"公共空间萎缩"。  相似文献   
927.
928.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训练,使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训练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学习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9.
梁亚  赵存耀 《河北法学》2012,(1):189-190,19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法的完善,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公诉权———民事公益诉权,环境公益权诉讼就是其中的一种。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30.
Past research analys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proportional systems o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has focused on dimensions such as quality of representation, mobilisation, competitiveness, and efficacy. However,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of higher complexity and difficulties for accountability on proportional systems are not well known. We show that proportional features capturing complexity and dispersion of power can increase the participatory gap between citizens with high and low education and interest in politics, usually by depressing turnout among the less educated and interested. The implications of adopting proportional rules that result in complex and divided forms of government in an era of increasingly disengaged citize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