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1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雷明贵 《中国发展》2011,11(6):13-18
该文按政府参与度的差异,将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模式分为纯市场化模式、政府信用介入模式以及政府为主的关系性贷款模式;继而分别分析了银行、贷款企业以及中介机构是知识产权质押制度的主要参与者时,在试点中政府兼具指导者、推动者、参与者的三重角色;最后指出,该制度的后续实施中,政府应从推动者、参与者角色逐步向监管者与服务者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22.
规范性文件界定的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应然地位,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处于"失位"的状态。本文指出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应然与实然地位的差距,提出有助于发挥乡、镇政府在村委会选举中的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3.
"交往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对交往进行了系统阐述,并首次创建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今天,我们重温"交往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和谐世界,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索中国育龄妇女在计划生育中的身份地位,本文通过DQ县的田野调查,访问了女性64人,男性19人,从社会性别公平的理念出发,阐述了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过程中,中国育龄妇女在生育和节育方面的身份地位状况,分析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对育龄妇女身份地位的影响,发现了育龄妇女虽仍处于计划生育"客体"的地位,但其主体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最后,为确立育龄妇女的主体身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Social capital, since Putnam's 1993 work, has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of policy‐makers the world over, and Australia is no exception. In 2005 the Department of Victorian Communities launched its Actions for Community Strengthening policy statement, which draws heavily on social capital theor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government's policy and critiques its failure to deal adequately with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its supposed community benefits. The article then seeks to isolate the missing factors through a look at recent research on volunteerism and argues that the institution of collaborative/interactive governance needs to be underpinned by sound socio‐economic reform.  相似文献   
26.
从公共行政人员角色变迁看行政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转型期 ,公共行政人员的道德缺失显得不可避免 ,尽管有各种解决方案 ,但行政伦理仍然不可或缺。但对“公仆”的传统定位无助于形成合理的对行政伦理的理解。引入当前政府治道变革中的“顾客导向”使得公仆的定位回归到应有的位置 ,在这个维度行政伦理同样重要 ,且有助于实现公众期望与公共行政人员行为的契合。在此基础上 ,行政伦理制度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7.
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角色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角色意识就是对警察地位、作用、形象理解和掌握的自觉性、准确性、倾向性的总体反映。警察角色意识的培养是公安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主要内容包括:警察职业动机,警察价值观,警察职业道德,警察纪律作风和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28.
The study examined whether transmission of gender role ideology is more prevalent among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the same sex (like-sex effect) than among parents and children of the opposite sex (opposite-sex effect). Gender role ideology was assessed on the basis of 2 factors: gender role stereotypes and occupational sex-typing. The research sample consisted of 134 fathers, 134 mothers, and 134 Israeli adolescents (equally divided among girls and boys). Moderate correlations (ranging from 0.22 to 0.58) were found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which indicate a partial like-sex effect. Specifically, father–son correlations in gender-role attitudes were higher than father–daughter correlations. Regarding occupational sex-typing, the same pattern was found only for attitudes toward masculine occupations. As far as mothers were concerned, no like-sex effect was found for either aspect of gender role ideology. Mothers were found to have the most liberal gender role attitudes, while children expressed less liberal attitudes, and fathers expressed the most traditional attitudes. As far as occupational sex-typing is concerned, mothers expressed the most liberal attitudes,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fathers and children. All family members expressed more traditional attitudes toward in-home roles than toward outside roles, and maintained more stereotyped perceptions of masculine tasks than those of feminine tasks.  相似文献   
29.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在我国尚处在初创阶段,如何提高其作用实效是当前实践中引人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从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三方协商机制从培育至臻于完善需要历经一个艰辛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30.
调查表明,在上海这个国内经济活动最为活跃、舆论监督却乏善可陈的城市,"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传统,依然是今天的新闻从业者个人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底色。对于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来说,选择从事新闻工作,更多地是出于对大众传播媒介所能够担负起重要的社会道义责任的向往,同时也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至于对名利的追逐,显然并不是选择新闻业的首要因素。这一点,正是记者作为正在走向专业化的个体,在新闻媒介实行舆论监督当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