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9篇
  免费   521篇
各国政治   335篇
工人农民   426篇
世界政治   3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4篇
法律   3577篇
中国共产党   490篇
中国政治   1584篇
政治理论   1247篇
综合类   308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363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1155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609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81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550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82.
张跃  谷跃娟 《思想战线》2002,28(3):56-59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云南河口瑶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在政治方面 ,传统政治权威的淡化 ,国家政治权威逐渐被接受 ,反映了河口瑶族向民主政治进程迈进了一大步 ;在经济方面 ,河口瑶人打破固定土地的自然经济桎 ,接受了商品经济方式 ,保证了他们富强的经济前景 ;在文化方面 ,他们依然重视传统文化 ,但也开始逐渐接受优秀的外来文明 ,这为他们将来的文化繁荣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83.
超声提取法在固体毒物检材前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实际办案中检材中毒物含量很低时不易检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一种固体检材前处理的超声提取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检材用量小,提取效果好、省时省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84.
犯罪虽然由法律所界定,但刑法在犯罪圈的划定上受到社会化的深刻制约,犯罪的范围界定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也就不尽不致。立于社会化的视界,透视各种化现象和犯罪界定的联系,不难发现犯罪界定受到法化传统,社会哲学,社会道德和社会宗教等化因素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所以,对犯罪的理解应当植根于化之中,了解并把握立干背后制约犯罪划定的社会化机理。  相似文献   
85.
丁孝文 《外交评论》2004,3(4):67-71
大局意识是中国外交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局的前提条件。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和在外交工作中,坚决反对别国干涉中国内政,切实维护中国的政治稳定;努力发展与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的关系,促进中国的经济稳定;妥善处理敏感涉外事件,避免引发国内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与国际社会特别是邻国的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跨国犯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86.
评价性别平等的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性别平等,以社会标准,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然而由于个体的差异,还存在一个个人的标准,即个体对平等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不同标准的矛盾产生了一些问题,如性别意识的弱化、性别不平等的加剧以及对男性不平等的忽视。本文讨论了这几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7.
The present paper operationalizes and empirically tests the most recent theoretical speculations of Hirschi and Gottfredson regarding an individual level characteristic of self-control and its relation to earlier specifications of control theory as well as the literature on personality. Linkages are drawn between their broad delineation of self-control and personal disorders of hyperactivity, impulsivity, attention deficits, and minor conduct problems. Psychologists disagree about whether such disorders represent single or multiple traits and whether both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measures can appropriately depic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Employing structural equation techniques, support for several propositions derived from Gottfredson and Hirschi's thesis is found: Self-control subsumes several personality disorders and is significantly comprised by early behavioral indicators of aggression and fighting, is inversely related to other elements of the social bond, is moderately stable ove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significantly predicts criminal convictions. However, questions remain regarding the ubiquity of self-control, the magnitude and meaning of stability, and the power of this perspective to explain all forms of self-reported delinquency.  相似文献   
88.
文章结合我国微量物证检验工作的现状,对微量物证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特点、难点以及认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This essay expands upon a teaching approach that I used in my introduct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course for three semesters prior to September 11, 2001.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curriculum of the course is read through Independence Day , a 1996 blockbuster Hollywood film. Beginning with the film and the concept of world order it arguably provides through a fictional moment of world peace (or hegemony, depending how one interprets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U.S. in the fil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urth of July holiday as the world's Independence Day, hence ID4 ) students are able to understand several key concepts in IR theory, as well as the major paradigms of IR thought that I present to them. ID4 presents the viewer with the IR field's two great mythological narratives, realism and idealism, and preserves the notion of the nation-state as the predominant actor and unit of analysis for understanding world history and key events in that history.  相似文献   
90.
社会危害性在犯罪构成理论中的地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利敏  韩啸 《河北法学》2005,23(1):153-157
目前在刑法学界存在着社会危害性理论备受指责的现象,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将社会危害性逐出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这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运用立体动态思维的方式正确分析犯罪概念、犯罪构成与罪刑法定主义的关系,不但要保留社会危害性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将其明确作为一个独立的犯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是对传统犯罪构成理论批判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