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95篇 |
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28篇 |
工人农民 | 100篇 |
世界政治 | 30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660篇 |
法律 | 795篇 |
中国共产党 | 111篇 |
中国政治 | 459篇 |
政治理论 | 531篇 |
综合类 | 7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44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155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165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298篇 |
2013年 | 511篇 |
2012年 | 261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192篇 |
2006年 | 211篇 |
2005年 | 198篇 |
2004年 | 193篇 |
2003年 | 158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公安机关办案程序的原因,公安机关撤销案件的法律依据缺位,对公安机关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引起的国家赔偿和检察机关赔偿监督造成很大的困扰,文章提出解决现实困境的设想:公安机关撤销指控或出具《侦查终结告知书》。 相似文献
262.
余礼信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3,(2):11-14
《利维坦》的出发点是人性,归宿是国家。人性自私自利,加之人的愚昧无知、恐惧、激情和权力欲作怪,使得宗教有了存在并神圣化的理由。霍布斯试图从自然状态下的人出发,完成宗教的去政治化和宗教的去神圣化论述,凸显世俗政权(国家)至上,重建世俗世界的政治秩序。但在不知不觉中,霍布斯陷入另一个乌托邦困境:权威政治毕竟是俗世的、刚性的,无法完成思想统治,仅有政治权力统治无法化解政治世界内部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个人的冲突,利维坦难以长存。 相似文献
263.
孙明明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4):47-50
本文沿着“推进村民自治的目的,民主主体理性的培养,自治主体的组织化,旧非正式组织的改造,正式组织的革新,乡村与国家权力边界的界定,社会权力的扩张,两种民主的结合”这一前后相继的分析路径,求解乡村自治问题。 相似文献
264.
国家声誉属于外交政策中的非物质性诉求当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围绕国家声誉的本体实在、认识层次、前提假设以及作用条件展开论述。本文首先阐明国家声誉的理性基础是知识理性,然后对国家声誉因素展开本体论、认识论的分析,并指出声誉因素起作用的边界条件。文章最后就国家声誉在实践中的运用做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265.
张兵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1):93-95
要深刻理解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为人民执法、靠人民执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合理合法、平等对待、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意识。 相似文献
266.
王琳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1):13-18
通过对合会这一广泛存在的民间融资习惯的分析,初步探讨习惯在我国的地位及其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首先分别阐述了合会在制定法上与实际生活中的地位,认为国家制订法应当认可习惯,而习惯由于传统外在权威的缺失去也需要国家法的确认.在此基础上从实然和应然的层面探讨了习惯和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指出从现实角度来看,在司法、执法环节,习惯被国家法默认;而从理想的角度来看,习惯应当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相似文献
267.
庞松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3):12-23
本文考察了1952年毛泽东为推进中国过渡到社会主义找寻具体途径。1953年李维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论证了原未了解其功能的国家资本主义,正是改变资本家私有制的"主要环子",该调查报告恰逢其时,为加快过渡的理论提供了合法性解释及实证的支撑。这种找寻与契合,成为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关节点,起了"催生"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68.
一个政党要维持和增强人民的认同,巩固自身执掌政权的地位,就必须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必须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二者之中。文章立足于政治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依据政治体制改革渐次展开的逻辑,把中国共产党置身于国家、社会、党自身三大政治系统之中,着力研究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这些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69.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在立法技术上也存在问题,因而给审判实践带来一定困难。文章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入手,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作一分析,以期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70.
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外学者对于主权财富基金的研究多从公司治理入手,鲜有学者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性质属性进行论述。主权财富基金的性质关系到其发展方向以及治理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主权财富基金的性质为出发点。重点阐述其“新型国家资本主义属性”与“理性经济人”属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二者存在的逻辑悖论。文章通过分析认为主权财富基金应当坚持“理性经济人属性”优先原则,采用“去主权化治理模式”,推动主权财富基金海外投资的商业化,避免附带过多的政治主权色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