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983篇
中国共产党   146篇
中国政治   402篇
政治理论   61篇
综合类   3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12天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坎昆会展中心(Cancun Messe)是我们每天的必经之地。按照会方安排,所有参会人员,不论是代表还是记者,都要从住地乘  相似文献   
82.
国际投资仲裁正面临着严重的正当性危机,在ICSID框架下实行统一的上诉机制被视为有效的解决途径。由于修改ICSID公约需经全体缔约国同意,硬性纳入ICSID上诉机制并非易事。从现实角度考虑,可纳入"选择性"ICSID上诉机制。"选择性"ICSID上诉机制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赋予缔约国更多的程序自由,就"选择性"上诉机制的基本模式、运作以及程序规则进行细化的合理设计,以获得ICSID缔约国的一致认可,不失为实现ICSID上诉机制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83.
随着中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的国际性的人权公约,人权问题在中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主要从公约入手,探讨中国对生命权保护的死刑政策中所存在的人权问题以及一些改革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朱意桦 《法制与社会》2014,(11):294-296,298
依《纽约公约》第一条第1款规定,公约适用对象不仅包括外国裁决,也包括"仲裁裁决经中请承认及执行地所在国认为非内国裁决者"(即非内国裁决)。这就意味着地域标准并非《纽约公约》适用的唯一标准。被申请承认与执行裁决的国家有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在本国境内作出的裁决视为外国裁决的裁量权,这是单一的"地域标准"的延伸补充。我国对此尚未作出明确解释,而如何正确理解"非内国裁决"以及如何设立裁量标准对于司法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李倩倩 《法制博览》2022,(3):154-156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之一就是网络犯罪.网络犯罪逐渐成为国际性问题,但目前国际社会就该问题的解决并未形成全球性公约,有的只是区域性文件,《网络犯罪公约》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公约.本文通过对《网络犯罪公约》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利弊分析得出该公约并不能成为打击网络犯罪全球性公...  相似文献   
86.
围绕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制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沿岸国同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使用国在二战后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博弈,最终创造性地达成妥协,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形成之时确立过境通行制度.本文尝试基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各方的博弈过程,将过境通行制度视为对各方共同认可的权利分配方式的制度化表达,并认为诉求重组是其关键成因之一.一方面,三个沿岸国于谈判前期解决了彼此的领海争议,逐渐形成统一的诉求并不断重申;另一方面,使用国围绕共同目标分别提案,并彼此应援,试探沿岸国的让步空间.最终沿岸国缩小了领海主张,确保使用国船舶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海峡;使用国则减少了对沿岸国的干预,使其得以独立行使主权和管辖权,从而达成多方共赢.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探析大国与小国针对特定议题进行博弈并达成共赢的内在机制,对南海通行规则相关问题的化解应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7.
问:欧洲专利公约的颁布实施,对申请人申请欧洲多国专利提供了方便、快捷、省钱的途径。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欧洲专利公约申请欧洲专利?申请程序又如何呢? 答:欧洲专利局(European Patent Office)是根据欧洲专利公约,于1978年正式成立的一个政府间组织。其主要职能是负责欧洲专利的申请、审批及授权工作。欧洲  相似文献   
88.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国内法的腐败犯罪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建强 《法学》2006,(1):117-12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有关腐败犯罪主体的规定存在差异。我国《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的定义与公约中公职人员的定义相比较更是南辕北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的实施,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完善我国国内法中有关腐败犯罪主体的立法。  相似文献   
89.
从2005年7月31日起《蒙特利尔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这将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很大的影响。完善我国民航法及相关法律中有关民用航空侵权的法律适用规定已是当务之急,对于民用航空侵权可采用一般侵权的立法模式,而不必归入特殊侵权。  相似文献   
9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21(3)条对岩礁“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经济生活”之规定,语意模糊。南海仲裁裁决对此条款的解释及适用更是极具争议。本文依据条约解释规则,从科技运用活动影响岛礁法律地位的视角来发现裁决的问题。裁决并未使用“动态解释法”来解释“不能”的含义,遂忽视了科技进步对岛礁客观能力的积极影响。裁决错误解读“自然形成”的通常意义及上下文,将“自然”条件延伸适用于岛礁的“维持”阶段,排除了外来技术作为“维持”的方法。裁决用《公约》文本找不到的材料推导出条约之目的,忽略“奖励”沿海国以科技发展实现对岛礁的最大化开发也是目的之一。裁决中“接近人类居住能力的界限”不采用人类最低居住标准,无视欠发达国家人民的居住状况,所谓“大规模人为改变”的条件也无法普遍适用。裁决无视任何具有岛屿的国家竭尽所能地运用科技改善岛屿居住条件、维护环境、防止侵蚀和淹没的事实。如此违反条约解释原则、背离现实及国家实践的裁决解释与适用,不具有良好的事实及法律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