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2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425篇
中国共产党   148篇
中国政治   305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货币与资本的模糊边界,使人在理解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个误区,即研究货币理论时,资本概念会不自觉地影响和干扰着思维主体对货币的认识.回到马克思经典文本中重新认识马克思对货币和资本的论述是走出误区的关键所在.货币的价值通约性和资本的价值增殖性是认识货币和资本的首要前提.其次,对二者进行三重“质”的划分是廓清货币与资本的核心所在.走出货币和资本的误区,实现对二者的反思就是要理解不论货币怎样向资本的转化,资本都无法克服其内在的固有矛盾;资本不断向货币的转化,资本的自反性是愈益不可调和的.  相似文献   
82.
农业经济及相应的公民土地所有制,是罗马共和国得以持续存在和强大稳固的物质根基和社会基础,公民的土地所有者身份与战士身份、政治权利与军事义务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得共和精神得以长期保持。然而,一旦农业基础破坏,农民失去其土地所有者身份,甚至沦为债务奴隶,罗马古老的公民兵制因之遭到破坏及至瓦解,而代之以靠金钱和财富维系的职业雇佣兵制。这必然使罗马共和国失去其共和的政治根基和精神支柱,终致分裂和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83.
徐国栋 《清华法学》2014,(1):157-175
在共和晚期和帝政初期的罗马,在每平方公里6万人的人口密度条件下,维持了265年无瘟疫的记录。这要归结于那时的罗马有较好的公共卫生设施和相应的立法。卫生软设施有专门的卫生官员,硬设施有水道、公共浴场和下水道。卫生立法有水道立法、浴场立法、下水道立法、工厂排污立法、殡葬卫生立法以及医疗卫生立法。但罗马人没有40天隔离制,对症疫的原因只有神学的解释,造成了面对外来瘟疫手足无措的局面。而且,罗马人的卫生设施还有不入户、污水与小固体废物混排、污水不经处理直排的缺陷。  相似文献   
84.
金凤 《侨园》2011,(8):38-39
6月9日,英国边境署公布了记分制体系签证转永久居留的改革草案,其中Tier 2被列入不可申请永久居留的"暂居"类别,而保留永久居留权利的不外乎移民中的"精英"与"金英"。新工签只能"暂居"此次永居改革的核心是将记分制签证划分为两大类:暂居类与永久类。永久类签证持有人可以在居英一段时间后申请永久居留身份,即华人俗称的"绿卡",包括企业家、投资移民、家属移民(配偶与家庭团聚签)、宗教人士与  相似文献   
85.
智建丽 《党建》2011,(9):55-57
知道罗马的人都盼望来到罗马,一睹这位已经2800多岁而美丽依旧的佳人风采。 2011年6月,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来到了罗马,一排排挺拔的罗马树用她那巨伞一样的怀抱热烈而又温柔地拥抱了我们。 由于罗马建在7座山丘之上并有悠久的历史,故被称为“七丘之城”和“永恒之城”。台伯河像母亲一样环抱滋润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  相似文献   
86.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1、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  相似文献   
87.
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梅花一样独守寂寞,体会安详、平和与清明呢?为什么不能有那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坦然心境,那种淡泊明志的胸怀和抱负呢了  相似文献   
88.
本文认为,<闽南话漳腔辞典>(中华书局2007年版)是方言志、亦是民俗志著作;"以风俗解释方言,即以方言表现风俗"是方言学、亦是民俗学之道.本文从<闽南话漳腔辞典>收录的闽南方言俗语及其释义部分举例取证,描述或补述闽、台婚姻旧俗之若干情节,说明和证明闽、台两地民俗文化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89.
本文主要依据明末至清代的汉文伊斯兰教文献的序跋文字,考察了明清回族学人对于王岱舆<正教真诠>一书的认识与评价,这有助于我们认识<正教真诠>在中国伊斯兰学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90.
程永强 《学习论坛》2006,22(7):21-24
职责和任务是《党章》赋予党的纪检监察机关的使命,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是党的纪检监察部门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迫切需要;党的纪检监察部门应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着力提升个体素质和整体能力,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当前,理顺党的纪检机关的领导体制,是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其职责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