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48篇
  免费   591篇
  国内免费   265篇
各国政治   825篇
工人农民   1723篇
世界政治   292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37篇
法律   17969篇
中国共产党   31968篇
中国政治   37408篇
政治理论   8667篇
综合类   15381篇
  2024年   312篇
  2023年   1478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834篇
  2020年   1188篇
  2019年   999篇
  2018年   417篇
  2017年   870篇
  2016年   1349篇
  2015年   2254篇
  2014年   7868篇
  2013年   7091篇
  2012年   8876篇
  2011年   11605篇
  2010年   10276篇
  2009年   9305篇
  2008年   9195篇
  2007年   8067篇
  2006年   9591篇
  2005年   5309篇
  2004年   3938篇
  2003年   5437篇
  2002年   4960篇
  2001年   3879篇
  2000年   2498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欧洲私法     
本文探讨了欧洲私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文章首先分析了欧洲共同体法律的基本原则、欧洲共同体法在私法领域内的发展现状,然后探讨了人们对欧洲共同体法律发展的不同观点,最后研究了法学界在欧洲共同体发展过程中应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个人本位为民法所倡导,然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否分别为民法与经济法所拥有,且彼此泾渭分明?至少在三个方面存有疑义:个人本位是否指具体的个人本位?现代民法对自治原则的自我矫正是否表明民法已转而追求社会本位?经济法是社会本位。还是国家本位?  相似文献   
116.
利益兼顾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中的一条主线。它来源于实践 ,体现为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并决定了在分配方式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这一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利益关系制度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7.
宋超 《行政与法》2006,(2):72-74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践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举措,已经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目前囿于立法层次较低,且各地规范不一,极大地阻碍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进一步成长。因此我们应在统一立法和系统全面立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一部法律或行政法规系统规范该制度。同时加强诸如表明身份制度、说明理由制度、阅卷制度、时效制度、格式化制度、职能分离制度、案卷排他性制度等研究,以丰富和完善该处罚权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司法》2006,(6):6-6
自2001年开始,我国在全体公民中实施了第四个法制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得到较为广泛的普及,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各项事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新要求,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必要从2006年到2010年在全体公民中组织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为此,特作决议如下:一、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9.
《当代党员》2006,(5):8-8
一块褐色的大石头拱破干裂的荒坡,伸出来,悬空,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自地面垒起来,将它撑住,七歪八扭地留出一个洞,洞上方的石壁上,东歪西倒地刻着一行字:“梁富高,出生在6村5社。”  相似文献   
120.
所谓“三城”问题,是指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经济“边缘化”、弱质化以及城市居民贫困化趋势这三种不良现象。对于新的“三城”问题,应当象对待“三农”问题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要解决“三城”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关键则是要改变主要依靠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并且以后者为主。而早日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也对解决“三城”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