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571篇
中国共产党   132篇
中国政治   119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反贪快讯     
浙江平湖原政协主席和水利局长各受贿千万元被判刑2009年11月12日下午,浙江省平湖市政协原主席郭跃荣、水利局原局长全保华受贿案在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两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  相似文献   
822.
3年盗窃50起     
阜南小青年陈铭铭,不走正道,3年时间把周边县市盗窃个遍,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近日,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依法对此案进行宣判,一审判决被告人陈铭铭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23.
黑丁  金星  鑫刚 《法庭内外》2011,(8):7-11
2011年5月9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许宗衡犯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而与许宗衡一案密切相关的作家师东兵诈骗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师东兵有期徒刑15年之后,已经进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之中。两个案件的一审判决,揭开了官场掮客利用特权崇拜,披着假虎皮玩转官商的黑幕。  相似文献   
824.
惩腐     
《先锋队》2010,(9):56-57
灵石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双生被判死缓 不久前,晋中市中级法院对灵石县公安局原副局长史双生非法受贿索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因大肆收受索要巨额贿赂,史双生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收缴史双生非法所得折合人民币3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825.
案件简讯     
《中国审判》2013,(10):9-9
<正>重庆高院雷政富受贿上诉案终审维持原判2013年9月6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涉不雅视频官员、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上诉案,在约8个小时的庭审中,雷政富全面翻供,肖烨等证人出庭作证。9月17日,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今年6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雷政富受贿案一审宣判,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雷政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刘贤)  相似文献   
826.
《民主与法制》2010,(7):68-68
编辑同志:犯罪嫌疑人董某因涉嫌盗窃犯罪被依法羁押于某看守所,其间诉讼环节包括刑事拘留、逮捕、移送起诉,一审判决直至终审判决。董某在被关押期间,多次在看守所监室内打人闹事;在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后,董某在其中一名同案犯上诉期间,还继续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请问,董某在看守所的行为是否构成破坏监管秩序罪?  相似文献   
827.
《党风建设》2001,(10):28-28
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原副秘书长兼宁波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主任(副厅级)张心德受贿案,经该市中级法院审理,已于日前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张心德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其犯罪所得人民币10万元,由扣押机关上缴国库。  相似文献   
828.
2008年3月2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对震惊北京的博士区长崔光全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崔光全被控受贿约1700万元,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其妻陈晓玉,亦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法院同时判定,没收其全部个人财产。  相似文献   
829.
围绕刑事二审出庭,从检察人员出席二审法庭的法律地位争议,二审案件审判方式的确定及监督,二审案件开庭如何“参照”一审程序,二审证据的补查及对刑诉法第189条第3款的理解、运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检察人员出席刑事二审法庭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督方法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30.
因用电总量与居民实际用电量严重不符,出现了“亏损”现象,小区电区由此怀疑本辖区一居民有偷电行为。为了免去自己的“赔付”责任,电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在小区大门口的小黑板上,将该居民偷电的“可耻”行径进行公示,由此引起小区居民对这位“偷电人”充满岐视和敌对心理。面对遭受精神与名誉的双重打击,该居民忍无可忍,愤而将电工告上了法庭。2006年4月13日,河南省登封市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被告李海公示他人偷电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原告王远的名誉权。故判决被告李海于判决生效后3日内,在登封市颍河小区院内,公开向原告王远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并消除影响。同时,限被告李海于判决生效后5日内,赔偿原告王远精神损失费1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