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89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5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43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902.
民营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一带一路"带给民营企业的不仅有巨大的商机,也有诸多的法律风险。民营企业要不断加强对法律风险的管理,提高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将法律风险管理化解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智库作用,广泛引进国际人才,不断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水平,促进民营企业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03.
904.
在中美贸易争端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便利化水平对于我国拓展新的贸易空间和投资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基础设施水平、法制环境、金融与电子商务、劳动力市场等四个指标系统构建了近期"一带一路"倡议沿线48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指标体系。通过对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的比较分析可知,虽然沿线国家间的投资便利化总体得分相对较低且各国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总体便利化得分呈现增长的趋势。未来应在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金融与货币合作、推动自贸区建设、提高通关便利程度和协调贸易投资规则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以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程度。  相似文献   
905.
在"一带一路"建设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总体要求下,绿色"一带一路"应运而生。绿色"一带一路"在环境国际合作、绿色发展理念传播、国际公共产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断夯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也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低、环境保护与治理基础薄弱、软硬基础设施配套缺位等挑战。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在做实做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发展与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布局,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础,不断巩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906.
907.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恐怖主义泛滥、恐怖袭击多发,直接影响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预防沿线国家非传统风险,评估沿线国家恐怖主义风险,防控恐怖袭击,保障"一带一路"倡议顺利推进和我国海外利益安全,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因此,基于对"一带一路"沿线61个国家21435起恐怖袭击案例的剖析,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主义现状,结合通用风险评估指标公式,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六个地区的总体风险在不断增加,其中,东欧、中东和北非、南亚及东南亚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风险大幅上升。因此,我们要固本强基,进一步加强反恐怖国际合作,积极推动走出去的安保战略,严防恐怖主义袭击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给我国带来的负影响。  相似文献   
908.
清晨的一缕阳光掠过云岭大地,悬挂在国门口岸上的国徽耀眼夺目。国门口岸下,几名民警迎着朝阳缓缓打开了口岸闸门;验证大厅里,整齐列队的民警手提验讫章精气十足地走上了验证台,开启了一天的验证通关。  相似文献   
909.
新时代中华文化学院应以《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为指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华文化研修和交流,增进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对外文化交流上,中华文化学院可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凝心聚力,引导鼓励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为"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国声音、助推合作项目、参与项目建设,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牵线搭桥,助推"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910.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国以一个大国的形象,提倡出新时代发展"一带一路"的倡议,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和沿线各国的经济繁荣。在把握这一机遇的同时,也需要吸取过往PPP的企业和政府的合作经验,做好应对的措施。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同时,从微观着手,以个案研究,反思被告不服裁定而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的行为,并结合个案法官宪法解释分析,正视由"解释者说了算"的个案规范的选择和续造,通过研究宪法个案基准的技术规范这一途径来控制PPP案件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由于目前中国还没有确定的PPP项目(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单行法,因此有必要思考法官在审理中如何规范自由裁量权,使案件裁判能够更加具有司法公信力,避免因当事人异议而上诉或再审导致浪费宝贵的司法资源,从而创建更好的中国法治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