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43篇
中国政治   199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自2015年12月中俄两国元首发表"一带"与"一盟"对接合作联合声明以来,经有关各方积极努力,目前这一对接合作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同时,有关各方对对接合作战略价值的认识有待深化,多种障碍性因素有待消除,多项基础性工作有待展开,有关各方要坚持对接合作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切实发挥对接各方互补优势,积极打造对接合作的平台机制,尽快推出一批示范项目。在对接合作过程中,中国和俄罗斯要努力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2.
近年来,泰国、缅甸、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多元化日趋明显。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瓶颈,边缘化或半边缘化的政治力量开始要求更多的话语权,并试图构建更公平合理的发展模式,从而引发相关国家的权力结构调整。对"一带一路"建设而言,这是机遇,有助于在变革中塑造"一带一路"建设的共识;这也是挑战,将会使"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面临严重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深化民心相通工作,加强政治风险的防范。  相似文献   
943.
近年来,中印作为两个正在崛起的相互毗邻的大国,都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印度莫迪政府提出了"季风计划"等战略,但中印彼此的战略对接存在严重问题,影响了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不仅引起世界广泛关注,而且使双边关系出现倒退,并严重影响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在南亚地区的推进。未来,中印双方需要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进行友好合作,才能更好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44.
周日星 《政策瞭望》2016,(12):13-15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浙江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作了清醒认识与把握。商务部门作为商贸流通和开放型经济工作的主管部门,始终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我们自觉按照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围绕浙江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认真分析研究了浙江开放型经济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一、浙江开放型经济正攀登在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通道中我省经济取得当前的成就,对外开放功不可没。30多年来。  相似文献   
945.
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对俄罗斯展开制裁,随后俄罗斯出台了反制裁措施。美欧俄相互制裁有利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国际石油价格下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受阻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制裁战也对中国经济发展带了一些挑战:卢布贬值冲击了中俄边境贸易,危及中国能源供应,延缓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欧洲经济复苏乏力影响中国出口。为此,中国应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推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46.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猛。两国贸易中各自对外贸易的比重不断提高。过去几年,越南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提升较快。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源于两国贸易互补性强、消费偏好相似、政治关系良好等因素的推动。与此同时,两国经贸关系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改变的消极因素。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加入TPP的新形势下,中越经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升两国合作水平、探讨新的合作模式将有利于化解挑战,实现互利共赢。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越南期间两国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为中越经贸关系注入强大动力,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中越两国加强经贸合作还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关系顺利发展,实现我国周边外交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47.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法律风险,主要是法律冲突风险、对外投资法律风险、税收法律风险、知识产权侵权风险。为有效推动战略的实施,促进沿线国家间和谐有序合作,必须构建法律协调机制,从宏观层面解决法律冲突与对外投资风险,从微观层面解决税收及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948.
一晃十几年匆匆而过。2000年12月的一天,梁音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话筒中的声音哽咽。由于过度的悲伤,许久,梁音才声音颤抖地说,杜老师突发脑溢血辞世了。俞湖为梁音的难过而难过,安慰了一会儿,便挂了电话。这一挂,又是三年彼此没有联系。2003年6月25日下午5点多,俞湖正在家里洗衣服,突然,她听到电视里传来她非常熟悉的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节目,正在播出《冰山上的来客》  相似文献   
949.
《外交评论》2017,(6):1-21
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大国合作势头消退、多元主体协同缺失、治理对象模糊不清和治理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制约。这种制约将长期存在,各种全球性议题的治理恐将面临较大困境。这种情况既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未来3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应全面摸清全球治理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合理确定战略目标,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为本国复兴目标服务,力争实现中国自身复兴与全球治理体系演进两个进程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950.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柬埔寨、缅甸和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多次出现关于中国劳工的争议与谣言,引起了这些国家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缅甸甚至发生打砸抢事件,损害了中国劳工的权益,也影响了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这类争议的核心在于中国是否大量输出了低技能工人,抢夺了当地人的工作机会,损害了所在国的社会与经济秩序。以印尼为例,由于印尼的技术工人较少,时间观念淡薄,工作效率低下,为加快项目的推进,投资印尼的中企在用工问题上也有许多无奈。中国劳工的争议问题有其经济、政治、制度和国际等诸多因素,需要理性看待,综合解决。两国政府、企业和学界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中国劳工的争议问题,使中国与印尼等东南亚各国更好地对接与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