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88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143篇
中国政治   199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22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陈翔  韦红 《国际观察》2016,(6):31-43
伴随着全球地方化与地方国际化的深入演绎,地方政府对外交往的积极性与自主性逐渐提升。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为地方外交提供了契机,"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外交属性契合地方外交特质,激活了地方外交的内在动力,中央政府的政策性放权助推了地方外交,沿线国家扩大合作的愿望成为地方外交的外在拉力。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地方外交面临多重问题,包括地方政府内生性外交治理能力不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困境、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国家间关系波动。要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做好地方外交,应采取以下措施:地方政府应提高自身对外交往素养、做好中央与地方对外交往的协调、创新地方外交的工作机制及提高应对对象国国内政局变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组织召开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旨在探讨政党政治的未来,探索创新人类政治文明。中国和合文化超越西方对立型政党政治和分的政治哲学,推动再造政党,再造政党政治,从而也为自己正名。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与为人类服务的有机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共逻辑就是,传中共治党治国理政经验,造共赢之势;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共方案,践大道之行;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中共担当,呈公共产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推进新型全球化和新型全球治理,必须推动构建新型政党关系。"一带一路"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彰显共产党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信与自觉。  相似文献   
953.
当前,以WTO争端解决机制和ICSID为代表的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都面临着改革的需求.尽管贸易争端与投资争端存在差异,但其均可在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视域下展开研究.从争端解决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看,第三方的介入是争端解决的必然规律.但在长期的发展中第三方也产生偏离并引发诸多问题,进而在大国的异动和主权的膨...  相似文献   
954.
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两圈一带"重大战略构想的主要内容。"两圈一带"的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在继承我省各个时期发展战略核心内涵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湖北省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逐步探索形成的,内涵十分深刻,它是省委、省政府坚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推动科学发展上新水平的重大决策,对湖北当前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5.
文在寅推出"朝鲜半岛新经济地图""新北方政策""新南方政策"等,旨在强化朝鲜半岛南北经济合作、与俄罗斯共同开发远东地区、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接。从宏观层次看,"新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差异大于共性,其首要合作对象国是俄罗斯,其次是中国;从微观层次看,两者有一些交集区,包括东北三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新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的交集主要在第三国。朝美就朝鲜弃核达成共识是大规模展开"对接"的必要条件。为了振兴东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有必要强化"对接"研究、稳步推进"对接"进程、促进朝鲜弃核、经济发展与半岛统一。  相似文献   
956.
国际私营安保市场已形成政府、国际组织、产业和社会代表多方参与的国际治理架构。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安全产品市场化结构比较单一,提供主体主要是国家政府,这种“唯一性”致使“发展中国家式”的国际安全领域产业基础供给与“发达国家式”的海外安全需求间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目前,中国私营安保服务公司面临安保服务频次急剧增加、安保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安保服务内容日趋专业等较好发展机遇;但同时由于中国安保服务公司成立时间较晚,也存在一些发展上的问题。“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多元化的安全保障体系,既要外交保护、领事保护、执法保护;同时也需要私营安保公司等非国家行为体力量的支持参与。要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础上,站在全球治理的高度理解和设计中国海外私营安保的发展,遵从私营安全领域的国际运行规则,着力推动中国海外安全保护治理体系结构的顶层设计,加快境外安保市场化改革步伐,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企业参与、社会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构建“一带一路”安保体系,可重点根据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特点、,丰富方式,充分发挥私营安保公司在风险评估、情报支持、后勤支援、现场保护、安全培训、战略咨询与设计、紧急撤退和紧急医疗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57.
全球变暖提升了北极航道的战略地位,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得到中国官方最高层的确认。北极航道与"一带一路"必将实现战略对接,印证其在拓展中国蓝色发展空间中的地位升级与作用强化。从全球公域论视角来看,这是中国对广义上作为全球公域的北极航道前沿性的把握、公共性的诉求、价值性的洞察以及全球治理的联结,其理论依据和机制建设路径是亟需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58.
959.
960.
《俄罗斯研究》2021,(4):3-21
美国及其领导的北约在阿富汗进行的战争,以"反恐"为开始,但很快转换为在全球推广美国式"优越制度"的一部分。20年来,阿富汗战争并没有实现制度推广的功效,也没有为阿富汗人民提供稳定的福祉,更没有带来区域和世界的安宁。可以说,通过战争的方式在阿富汗废墟上嫁接西方制度的尝试是一次总体性失败。阿富汗是一个内部充满多样性的国家,很难以西方为模板被"构建"。将阿富汗纳入欧美国家所说的"自由国际秩序"的设想已经破灭,这是美国在阿富汗失败的主要教训。阿富汗问题的另一个启示是,欧亚区域秩序的构建还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现有的北约、欧盟、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以及南亚、中东的各类区域组织,都尚难成为整全性的欧亚秩序模式。可能还要通过次区域进程的逐步提升,以及"一带一路"方式的非刚性区域体制构建,强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引领等务实合作,才能够逐步地走向欧亚总体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