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76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近日,岛内正在为台湾垦丁海域漏油污染事件闹得不可开交。对这起“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油污染事故”,台湾新当局反应不力、处置不当,受到广大民众及舆论严厉抨击以及在野联盟、“立委”的一致挞伐,称之为“环保八掌溪事件”。同时,事件也是一面镜子,使人们更加看清了台当局所谓反核、高喊“绿色环保”政治口号的真面目,并对其临机处置的执政能力大加质疑。  相似文献   
262.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大多数领导干部对这句话已经烂熟于心。做得怎么样?今年见真章。中央的态度很明确,不担责,就问责。过去,虽然党委(党组)书记是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但具体工作一般由副职或纪委书记分管。出了问题,一把手也通常能避开  相似文献   
263.
康德伦理学将幸福与德性统一起来,在对以往伦理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德福观。康德将德福一致引向道德形而上学,将道德本身内化为人的信仰,这是康德德福观形而上的一面。但是,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具有很强的形而下的现实意义,以往伦理学研究较少注重此方面建构。从政治哲学层面研究康德的德福观是一个比较大胆的理论构想,同时,将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引向政治领域直至引向政府行政伦理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64.
抵触是我国法律中描述法律规范冲突的重要概念,代表着对法制统一的严重破坏。但是,由于理论研究的不足和语义使用的模糊,对抵触的概念和标准一直未能达成统一、明确的共识。本文通过比较现有法律文本中对抵触概念的不同使用,对法律规范冲突语境下抵触的概念做了明确界定,区分了抵触与不一致、冲突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判定法律规范抵触的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  相似文献   
265.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决定,就是为了给行政权力打造一个制度的笼子,使之科学有效运行。这个笼子以法律法规为材质,置于阳光下接受监督。依法制权是权力清单制度的根本理念。从本质上讲,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行政权力是人民让渡给行政机关代为行使的那部分权力。因此,一切行政权力必须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法律法规没有授权、现实中却在行使的行政权力,  相似文献   
266.
法与法之间的"抵触"是法律冲突的一种表现。然而,法律规范之间的抵触标准至今还未有定论。《立法法》将纵向法律冲突称作"抵触",把横向法律冲突称作"不一致",难道纵向法规之间就不会发生"不一致"、横向法规之间就不会发生"抵触"?但如果承认"抵触"就是严重的"不一致",那么《立法法》的"抵触"立论又会倾刻倒塌。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我们。本文围绕法律规范之间的抵触标准,从立法、司法和学理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抵触"的各种涵义,探讨了"抵触"与"不一致"、"抵触"与"法律冲突"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以"纵横说"、"效力说"和"程度说"为基础,通过对《立法法》中"不一致"的广义理解,首次提出"抵触是纵向法规之间的不一致,并且是导致无效的不一致"观点,试图化解目前立法、司法与学理之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267.
康德伦理学将幸福与德性统一起来,在对以往伦理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德福观。康德将德福一致引向道德形而上学,将道德本身内化为人的信仰,这是康德德福观形而上的一面。但是,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具有很强的形而下的现实意义,以往伦理学研究较少注重此方面建构。从政治哲学层面研究康德的德福观是一个比较大胆的理论构想,同时,将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引向政治领域直至引向政府行政伦理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68.
能否恰当定位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内涵,不啻为准确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前提。这就要求在哲学史层面,重新审视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思想的承继关系。其中,只有先达到对概念进行反思的理论思维高度,才能进一步探讨实践对整个思辨体系的内在颠倒。由此可见,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辩证法的扬弃,毋宁是纯粹逻辑的概念式反思,逐渐现实化的过程。后者在重塑辩证法核心的同时,将成为解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崭新范式。因此,以反思为基础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思维自身所蕴含的历史性,连同二者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必然关联,一并构成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内在意蕴。这无疑为逻辑学、认识论与辩证法的三者一致,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契机。  相似文献   
269.
赵畅 《今日浙江》2014,(24):56-56
正《现代汉语词典》对"附和"一词的解释是:"(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脑筋不动、是非不分一味追随别人的意见,正是"附和"一词遭贬的缘由。"附和"者,从表面上看,热情洋溢、温文尔雅,让人颇感顺眼,被"附  相似文献   
270.
国家安全学     
国家安全是一个大问题,是原有的任何一门学问都不能完全包容的大问题。虽然学者们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两个术语的含义和关系问题上还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人们对研究有关问题的学科称作“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政治学”也还无法达成一致,但无论是“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政治学”,都容纳不下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都没有也不可能把整体性的“国家安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