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277篇
中国共产党   964篇
中国政治   947篇
政治理论   145篇
综合类   16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279篇
  2009年   339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读者之声     
冯振伍/四川成都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七一星火迅燎原南昌枪炮腾硝烟前仆后继红万里北战南征倒三山几度风雨心不变多少坎坷志弥坚改革开放强国路科学发展天地宽(原省委组织部部长冯振伍同志为纪念建党90周年而作)  相似文献   
82.
鼓舞+忧患=信心+动力通过媒体报道可以看出,党员群众对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都很关注,收看、收听胡锦涛总书记发表的讲话后,一些党员和群众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认为,党员和群众的这些感受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鼓舞+忧患=信心+动力。(网友罗天梁)总书记"七一"讲话强调"四  相似文献   
83.
江启和 《前进论坛》2011,(10):33-33
1991年,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在农工党党员张梅生同志的案头发现一本装帧精美的杂志,信手拈来,翻看起来。我立刻被杂志庄重而不失简约、清新又兼华丽的风格所折服。  相似文献   
84.
边辑 《党史文汇》2014,(2):20-20
正铁仙四哥嫂:相别几近三十年,一朝晤对,幸何如之。旧社会日趋没落,吾家亦同此命运,理有固然,宁庸回恋。惟人生赖奋斗而存,兄嫂此来,弟处他人檐下②,实无可为助。倘在苏北,或可引兄嫂入生产之途,今则只能以弟应得之公家补助金五万元③,送兄嫂作归途费用,敢希收纳。目前局势,正在变化万端,兄嫂宜即返扬,俾免六伯父悬念。弟正值万忙之中,无法再谋一面。设大局能转危为安,或有机缘再见,届时亦当劝兄嫂作生产计也。  相似文献   
85.
《红岩春秋》2014,(11):64-64
三十年峥嵘岁月,三十年硕果累累。伴随着建县30周年,招商引资走过了7个年头。这七年里,石柱招商实现了“招大引强”和“聚群发展”。--开放开拓招商引资良好开局。2007年初,石柱确立了“生态立县、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商旅活县”发展战略,响亮地提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再造一个石柱工业”的目标。全县上下围绕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开展了“思想犬解放、石柱大发展、招商怎么干”大讨论。  相似文献   
86.
柴歌 《侨园》2014,(6):12-13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雄壮激昂、耳熟能详的旋律,我们都不陌生,不错,它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开头。这首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著名军歌,从战争年代时至今日,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士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人们可能不知道,作曲家郑律成是朝鲜族,更不知道被誉为军歌之魂的郑律成出生在韩国光州.是地地道道的韩国人,谱写军歌的时候还没有人中国国籍。今年,是郑律成诞辰100周年。  相似文献   
87.
88.
檀国柱  王静 《台声》2011,(12):30-31
江汉思归客,片云天共远,落日心犹壮,古来存老马,乾坤一‘腐儒。永夜月同孤。秋风病欲苏。不必取长途。台湾知名律师许文彬先生在机场前往武汉的大巴上,看着窗外的风景,慢慢吟出这首杜甫的《江汉》。他说:在这样一个秋日来到湖北,  相似文献   
89.
90.
孙果达 《广东党史》2011,(11):14-14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众所周知的领导人,也是红色特工的最高司令。上世纪三十年代他长期在上海领导秘密工作,处境非常凶险,为何他一直安然无恙?因为周恩来有从事地下工作的不少“绝招”。 首先看“住”。他经常变换住所,最长不过一个月,往往只住半个月。因为从邻居注意到消息传开起码要几周的时间,两周换个住所就最安全。而且,每换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