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9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篇
法律   976篇
中国共产党   699篇
中国政治   1432篇
政治理论   286篇
综合类   5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郑波 《人大论坛》2010,(5):26-27
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契机,尽快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制定完善信用担保、银行等方面的法律政策,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993.
唐烨 《新湘评论》2010,(2):57-59
刚刚谢幕的2009年全球经济,犹如一部跌宕起伏、悲喜交加的美国好莱坞大片—— 我们见证了太多的经济悲剧: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场如雪崩般地直坠最深谷,各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推出经济刺激政策以挽救危机之后,部分国家因此出现了主权信用危机的严峻局面:我们也见证了太多的经济奇迹:在全球刺激性政策的推动下,美国在2009年第三季度止住了持续一年多的经济萎缩,实现了2.8%的增长,而中国则在2009年第二季度触底回升,并在第三季度实现了8.9%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94.
转轨时期中国社会信用面临的危机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金柱 《求实》2001,(9):17-19
信用危机 ,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面临空前的尴尬局面。重整社会信用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995.
一个78岁的老人,还能在三年前成功转行,把500亿港元变成1200亿港元,荣膺亚洲股神。曾几何时,这位亚洲股神最讨厌炒股票,十年前他便曾以恒基集团、恒基地产主席身份,向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投诉,1997年时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炒得过热。他所言非虚,当时受追捧的红筹股,绝大部分没有盈利支持,乱炒一通,最后接火棒的还是一众散户。十年后的今天,李兆基却看准香港房地产业已是微利行业,转而善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让云集于此的数以万计全球金融专才,将他拥有的巨额财富。  相似文献   
996.
997.
信用联合惩戒的检视与制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日华 《河北法学》2020,38(3):123-134
  相似文献   
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时虽确立了资本认缴制度,但关于公司对于认缴股东权利的性质及行权模式并未明确。公司对股东认缴出资的债权实质性地构成公司信用的组成部分,且需要在组织法的逻辑下予以规制。现有《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关于股东出资加速的情形过于限缩,且股东出资的期限利益需让位于公司持续经营及公司债权人保护。允许非破产条件下股东加速出资是资本认缴制的应有之义,但应当通过诉讼、执行模式的设计,避免公司可能破产条件下的个别清偿。  相似文献   
999.
环评是环保部门的核心工作内容之一,但环评审批潜规则、环评报告不合格以及环评监管力不足等问题却让环评陷入外界的诟病当中。因此,应以规范的公众参与切断环评乱象"感染源头",以强大的信用体系建设肃清环评虚假乱象,以强硬法治监管手段遏制环评"生长温床"。  相似文献   
1000.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20,(10):50-51
话题1【北京入境谎报瞒报纳入信用体系】3月16日,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表示,当前境外疫情输入风险进一步加大,防控不允许有任何疏漏闪失,要形成严密无缝的责任闭环、管控闭环、工作闭环,出台的各项防控措施都应得到严格执行。坚持关口前移,主动做好境外人员疏导。加强来京国际航班管理,引导有序分流入境。国际航班要严格登机前体温检测,对有症状的旅客不允许登机。谎报瞒报者必须受到法律制裁,并纳入信用体系。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