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各国政治   141篇
工人农民   307篇
世界政治   6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0篇
法律   4911篇
中国共产党   3307篇
中国政治   4095篇
政治理论   1415篇
综合类   2466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1183篇
  2013年   1191篇
  2012年   1471篇
  2011年   1584篇
  2010年   1441篇
  2009年   1483篇
  2008年   1630篇
  2007年   1310篇
  2006年   1148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759篇
  2003年   583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和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等国际文献均规定,在处理与儿童有关的问题时,应以儿童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目前,澳大利亚在婚姻家庭法的立法中确立了“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婚姻家庭法中迫切需要确立儿童最大利益的优先权准则,相关法律制度也应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2.
文章围绕网络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犯罪的治理问题展开论述,阐释了此类犯罪所触犯的刑法罪名及其相关的司法操作,分析了此类犯罪的危害性、犯罪行为特点以及犯罪主体特点,提出了严厉打击淫秽网站、加强相应的道德引导和法制教育、切实加强网络管理与监控、切断非法利益生成链条等综合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3.
利益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农村社会在制度、市场、文化等维度的利益非和谐现象凸现,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行,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现行的制度安排扭曲了利益驱动机制.在理论上导入利益基本原理,纠正利益驱动作用,建构双重利益驱动、聚合利益驱动、个体利益驱动等良性利益驱动机制,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战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受到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形成和涵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论进步性和存在的局限性。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应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王向清 《湖湘论坛》2007,20(6):77-78
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需要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和谐,这就要求人在处理与人、与社会、与自然以及与自己的灵内关系时,要有所节制和文饰,做到节文并重,不能无止境地追逐利润、利益,不能为所欲为.任意践踏他人、集体的正当利益和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996.
都市弱势群体生存状况及其心理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明 《新东方》2007,(1):10-13
200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报告强调,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弱势群体”随之成为中国社会新的“关键词”。“社会弱势群体”在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如“社会脆弱群体”“贫困群体”等。它主要是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1]学者们力图通过对它的研究来减缩市场经济所带来  相似文献   
997.
阿计 《公民导刊》2007,(5):33-33
在经历了知识启蒙、观念变革,公众参与,利益博弈,意见对抗等错综复杂的漫长历程后,举国关注的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大会上诞生。舆论普遍认为,有“定分止争,物尽其用”之功效的物权法,是出代法制大厦中的“支架性法律”,为保障百姓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足以信赖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998.
公民社会、国家与善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湘莲 《湖湘论坛》2007,20(1):63-65
善治,是人类社会管理公共事物的理想模式,是政府与公民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政治管理过程.公民社会是善治的基础,没有健全发达的公民社会,不可能有善治;反之,公民社会的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善治的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中国公民社会逐渐形成并推动了善治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9.
陈潮光 《岭南学刊》2007,2(3):15-19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利益矛盾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统筹协调社会利益矛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科学决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解决利益矛盾的重点,在发展中解决利益矛盾和依法治国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00.
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医院各项工作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瑶 《群众》2007,(4):72-73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人们思想意识及利益追求的多元化,如何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卫生系统思想道德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