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74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3篇
中国共产党   169篇
中国政治   213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4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党风建设》2001,(5):4-5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失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是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的养命钱,其管理使用的好坏,能否按时、足额发放,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此,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筹集和管理使用好四项社保资金作为稳定社会的大事来抓。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不断加大对四项社保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72.
刘终赤 《创造》2001,(2):30-31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昆明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既遇到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投资、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外来流动人员的增加,部份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压力等,使社会治安面临许多问题,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特别是云南地处边疆,与东南亚多个国家相邻接壤,毗邻于世界最大的毒品基地“金三角”。在改革开放,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他们铤而走险,贩毒吸毒,严重扰乱和危害社会治安,给社会增加了不少隐患。   创造一个良好、稳定的社…  相似文献   
73.
试论我国失业保险政策的调整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璧玉 《岭南学刊》2000,(2):45-48,14
本文以失业保险资源的效率性为基础 ,强调将传统的以失业救济为主要职能的被动型失业保险政策转化为以抑制失业和促进再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积极的失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4.
尹祖光 《政府法制》2009,(11):30-32
他本是一位农场职工,下岗后他凭着自己的勤劳,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自从跟候鸟结缘后,他的生活便彻底发生了改变。为了保护鄱阳湖候鸟,他换过无数次打骂,还多次遭遇过生命威胁。如今,他已妻离子散,有家不能回,可他无怨无悔,一直在尽最大努力阻止偷猎者捕杀鄱阳湖候鸟。  相似文献   
75.
本文阐述了国有经济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认为,为了促进国有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最大限度的结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精减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作者并从履行下岗程序、制定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下岗职工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随着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直接影响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会组织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77.
提高国民职业技能素质一直是职业教育的方向。上好下岗职工的计算机课,应该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兼顾学员的兴趣爱好,以学员为中心,合理组织教学;要加强计算机教学环境建设和管理工作;要注重教学设计质量,真正做到让学员能接受且乐于接受教学,从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78.
非正规就业是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里出现的一种就业现象提出的概念。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念.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但由于当时体制的原因,它没有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的重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上海通过扶持非正规部门就业来解决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79.
80.
在四川省内江市,如果向市民打听私立奋发学校,几乎无人不知。但私立奋发学校的校长却曾是一个贫困的下岗女工,她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全凭她与命运不屈抗争。她就是贺祖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