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2122篇
中国共产党   211篇
中国政治   565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7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85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243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我国新近通过的《物权法》确立了对公私物权予以平等保护的重要原则,该原则及其贯彻对我国现行行政救济制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行政救济制度必须从实体、程序等方面更新一些现有规定,并重视行政救济制度对物权相关权益的平等保护,来实现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物权较彻底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王才亮 《中国律师》2007,(10):22-23
十月一日,《物权法》实施,与此同时执行了16年(其中在2001年作过一次修改)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将停止执行。为了解决从而可能导致城市房屋征收与拆迁工作无法可依的问题,规范征收与拆迁补偿活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和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物权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13.
《时事资料手册》2005,(3):46-48
4月11日.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通过投票表决,接受阿斯卡尔·阿卡耶夫的辞呈。阿卡耶夫从1990年吉独立后即开始担任总统。直到今年3月24日被迫流亡俄罗斯。议会同时决定今年7月10日举行总统选举。此举标志着吉尔吉斯斯坦近1个月的动荡局势基本平静下来?在这次政局变动中,因反对派来自不同城市.却用一个共同手势——握拳表达意愿,握拳形似郁金香花,因此被称为“郁金香革命”。  相似文献   
14.
准物权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准物权同典型物权相比具有较大的特殊性 ,但仍然属于物权范畴。准物权较特许物权、特别法上的物权的命名优点明显。观察和界定准物权的客体 ,宜采取多视角模式、时空结合观、宽严相宜的弹性标准、注重客体内部构成因素变化的方法。准物权在权利构成上大多具有复合性。准物权的产生离不开所有权这个母权 ,也时常需要行政许可 ,前者起“遗传”和“分娩”的作用 ,后者具有“催生”和确认的功能。准物权客体之上竖立的所有权就是准物权的母权。准物权具有排他效力、优先效力和物上请求权 ,但有特殊性 ,物权的追及效力极少适用。关于准物权的单行法总体上属于行政法 ,但它们建构的基石却是准物权。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未从渔业权、狩猎权的层面规定 ,使其行政法规范的大厦不稳 ,存在结构性缺陷 ,立法目的反倒不易达到  相似文献   
15.
康悦 《北京观察》2005,(10):31-33
北京市民社会公德水平在逐年变动,把握其变动状况,对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法学论坛》2005,20(4):119-124
物权的变动模式作为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对于未来物权立法能否选择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权变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虽非债权意思主义,但也绝不是学界通说的债权形式主义,而是一种特有的模式——物权意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的妥当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菊英 《行政与法》2006,3(5):90-93
物权法草案维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这是立法者斟酌历史和现实的妥当选择。第一次规定了该权利行使的意思机关,完善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但草案仍然沿用现行法规定集体土地的三种所有权类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代表、不规定权利行使的监督组织,是不妥当的。应该取消乡(镇)、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统一为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在现实中和立法上都非常混乱,不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代表。  相似文献   
18.
于水 《法人》2007,(4):28-28
浙江乐清金马广场的业主感到烦恼的是,当他们的权利遭受侵害的时候,政府管理部门却表现出令人困惑的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9.
屠肖俊 《法治研究》2007,(12):72-73
在同一标的物上存在两个以上同种或者不同种类的担保物权且其效力相互冲突时,构成担保物权的竞合。笔者根据《物权法》、《担保法》司法解释等有关规定,提出在《物权法》实施后,由于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的情况将不存在,因此《担保法》司法解释第79条第1款"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于质权人受偿"的规定将不再适用。同时,笔者结合不同的处理原则,对在同一标的物上动产抵押权与质权、动产浮动抵押权与其他担保物权以及留置权与抵押权或者质权竞合时,其效力位序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物权限制是指法律对物权的支配力和排他力的限制,亦即对物权人享有的利益和行为自由以及对抗第三人效力的限制。我国《物权法》中物权限制制度具有以下优点:限权模式合理、可行;限权范围全面、突出;限权目的明确、正当。我国《物权法》中物权限制制度的不足是:物权限制制度并未充分体现国情、物权限制制度存在立法技术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