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88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篇
法律   2132篇
中国共产党   213篇
中国政治   571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7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物权法》已赋予我国他物权具有物权请求权之效力,但物权请求权的三种类型能否完全准用于地役权,在法学界见仁见智。地役权是合法的增加他人土地之负担的物权,因此,较之其它用益物权更容易受到侵害。于是,对其除予以物权保护之外,还需得到物权请求权之庇护。根据我国地役权的特点,我国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应当以妨害除去请求权和妨害防止请求权为一般,返还请求权为特殊。  相似文献   
322.
在不动产交易中,买卖双方可以约定在价款全部清偿前由出卖人保留标的物所有权,这种条款不会损害不动产所有权登记的公信力,更不会破坏交易安全。本文指出不动产所有权保留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融资,而且能够明显降低交易成本和最大限度地控制交易风险。  相似文献   
323.
自罗马法以来,添附制度在各国民法中都有所规定。它既是确认物的归属的重要规则,也是物权变动的一项重要规则。添附制度包含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其内部关系体现为添附的物权效力与债权效力。其外部关系指因添附而引起的添附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体现为对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324.
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物权法》,并以法律明文规定的我国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登记生效为原则、等级对抗为例外,本文将就我国法律对该模式选择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25.
[裁判摘要] 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是善意的且付出合理的价格,依法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因此,善意取得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一、受让人受让该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受让;三、受让的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相似文献   
326.
2008年7月16日,蓬莱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价格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各位委员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水、电、气价格调控问题进行了探讨,审议议题过程中,委员们围绕今冬明春供热价格调控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27.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理论上众说纷纭。无论是将网络虚拟财产归入物权、债权或者知识产权体系之中,都难免破坏现有财产权体系的逻辑自洽。网络虚拟财产的本质是一种电磁信息,法律可以对其进行私有产权的界定,将权利的客体由智力创造性信息扩展到一般性的信息,在知识产权之上设计外延更为广泛的信息产权制度,从而实现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有效调整。  相似文献   
328.
本文针对我国公安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一些违法与不当侵犯相对人合法物权的现象,对其做了简要的介绍,以期对公安行政执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29.
船舶优先权,是一种具有很高受偿住次的担保物权。各国在船舶优先权的有关规定上,存在着冲突。本文指出研究关于船舶优先权冲突的解决途径,对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3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使用权价值越来越凸显,有时甚至远远超过房产本身的价值。拆迁中应对房屋所有权进行补偿,一般没有争议,但对房屋所在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应予补偿以及如何补偿却争议很大,相关法规规定又不统一,以致已经成为拆迁纠纷中争议的焦点。笔者认为土地使用权应获得补偿;土地使用权的补偿范围应明确化,分配应合理化;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应分开补偿,显化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