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79篇
工人农民   54篇
世界政治   1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2205篇
中国共产党   1344篇
中国政治   1684篇
政治理论   599篇
综合类   1293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541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契约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和谐发展,在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一种特殊的理念来指导:具有既和谐又竞争的调节功能的契约理念。培育人们的契约理念,充分发挥契约的调节功能,无疑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当务之切。  相似文献   
82.
胡锦涛同志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阶段就明确提出,要“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这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也是这次教育成果的体现.我们所要建立的长效机制,就是要找到从机制和制度上保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效形式,就是要真正形成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来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建设呢?  相似文献   
83.
《刑警与科技》2005,(2):154-155
一、概述 目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均由点对点传输控制模式转变为总线式,唯独电视监控仍采用视频基带点对点的传输方式,即每个摄像头需要一组视频同轴电缆、供电线、控制线。对于几十个摄像头的电视监控系统,进入监控室的一大捆线缆不仅很粗,而且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  相似文献   
84.
一、公证制度有助于物权流转的安全、有序 公证制度是公证机构行使国家证明权,依照法定程序对法律行为、法律事件和法律文书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加以证明的法律制度.公证机构具有专业性、权威性、有序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公证证明是真实的合法的,同时具有法律关系成立的要件、解决争议的证据、强制执行的根据三大效力和作用.其实,公证制度最大、最重要的效力和作用,是经过公证,对公民、法人及准法人组织申请公证的事项进行正面引导,使之进入法制轨道运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5.
黄群 《中国公证》2005,(9):12-14
物权立法引入公证制度,是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普遍做法,也为其他一些国家与地区认同和接受,这与公证的本质属性相契合,充分体现了保障不动产物权变动安全的内在需求,应成为我国物权立法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86.
心理契约研究是近年来影响很大的一个组织行为学专题,员工与组织在心理上通过相互影响和讨价还价,建立、并反复重新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契约,它本质上是一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心理契约管理是员工激励的基础工作和保证,在心理契约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招聘过程中信息传递的真实性,建立学习型心理契约及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提高心理契约的对等性,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7.
着眼于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眼于全人类,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是推动世界历史的和平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坚持形而上学的文明观,必然导致“西方文明中心论”“文明冲突论”,并在这一文明观下建构“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破坏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超越了西方形而上学文明观,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现实依托,坚持辩证文明观,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出“全球文明倡议”,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而坚强地捍卫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8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出来的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发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其在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每一次转型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任务都是很不同的,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三次转型都取得了巨大成果,从而成功地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规律性特征,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与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应急管理能力是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和界定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其现代化过程应具备哪些特征?本文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最新政策文本,提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在时间、空间和文化维度的三重意蕴:时间区隔上的现代化、空间比较上的现代化、文化底蕴的特色化。论文聚焦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对象、管理工具、应急过程和应对方式上应该具备“两重四化”特征:以风险控制为重心、以应对效果为重点,包括管理对象系统化、管理工具科学化、应急过程法治化和应对方式人性化,并对如何推动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逻辑、本质特征、重要地位、世界意义及其实践成果与发展模式的总结凝练和全面阐述,是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的现实依据。新时代中国话语阐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处理好原则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明确"何为价值"与"价值何为"两个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和阐释上,遵循"微观积累—中观汇聚—宏观凝练"和"宏观主导—中观布局—微观细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