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86篇
中国共产党   81篇
中国政治   172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9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1.
对我国保险法上不可抗辩条款适用问题的研究,应围绕不可抗辩条款的适用范围、与告知义务制度价值冲突的协调、在合同复效制度中的适用、例外情况的研究等问题而展开.不可抗辩条款适用保险类型的理论依据、如何协调与告知义务制度价值冲突问题、复效后保险合同的性质问题、申请复效时告知义务的理论依据、如何在合同复效制度中适用不可抗辩条款以及对不可抗辩条款例外情况的应然分析是不可抗辩条款在实际适用中会遇到且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2.
《政府法制》2012,(9):21-21
《京华时报》2012年2月18日登载楚唐的文章:最近,一些地方拆毁不可移动文物的事件屡有发生,不约而同地,“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成了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招牌。这个招牌,除了语义上的讽刺意味,并没有赢取公众认可的目的。近日,针对此类现象,由国家文物局正式作出“名词解释”:所谓“维修性拆除”“保护性拆除”等没任何法律依据,也违背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3.
24.
不可量物侵害是民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我国《物权法》首次规定了这一制度.文章研究了不可量物侵害的性质和各国的立法模式,评价了我国《物权法》相关规定的优缺点,并探究了容忍义务的理论基础,最后阐明了不可量物侵害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先行登记保存之不可诉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磊 《法学杂志》2006,27(4):138-140
先行登记保存是行政强制行为的一种,由行政处罚法创设,创设目的是为减轻查封、扣押措施的滥用。从先行登记保存的行为性质、期限性质等方面都证明其具有显然的不可诉性。先行登记保存行政强制行为的应然救济方式应是知情权救济或行政申诉等,而不是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6.
鉴于不可移动文物具有公共属性,确有必要将不可移动文物纳入公益诉讼保护范畴.针对当前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存在保护意识淡薄与立法不完善、行政执法难与监管薄弱、破坏行为频发与责任追究难等诸多并存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应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线索发现机制、调查核实机制、审查处置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不可移动文物的公益诉讼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2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为加快推进沿边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临沧市是云南8个沿边州(市)之一,有3个县与缅甸北部的掸邦接壤,有3个国家级口岸和1个国家级边合区,有5条通缅公路和19条边贸通道,是中国内陆通向印度洋距离最短最为便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28.
不可量物侵害制度是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2007年颁行的《物权法》第90条为不可量物侵害之禁止性规定。本文指出该规定有不足之处,应修改完善之。  相似文献   
29.
苏颖 《法制与经济》2008,(20):78-79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新《公司法》设立的一项新的重要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公司立法,规范公司和股东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公司法》对这一制度规定得过于原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种种滥用现象,如不对此加以规范,则可能会损害《公司法》的立法根基——公司有限责任制度和公司独立人格制度。本文从《公司法》的立法根基、对司法实践中常见的滥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现象的分析,强调规范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0.
本文就不可再生资源的特性导致的代际公平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探讨,指出其严格意义上的实现之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人应担负的代际公平责任和一些目前必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