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75篇
中国共产党   66篇
中国政治   135篇
政治理论   46篇
综合类   9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 可译 现象 在 翻译 界一 直 是一 个值 得 争议 的问 题 ,在 我国 翻译 教 学 中 往往 忽 视 了 不可 译 现 象 的存 在 。本文 试 图从 翻译 理 论和 实践 的 角度 ,通 过对“ 不可 译 ”现象 的分 析 来引 发对 翻 译教 学的 思 考。  相似文献   
12.
不可抗辩条款是否适用于投保欺诈,在理论上是一直有争论的问题,在司法审判中也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本文试图在分析不可抗辩条款的演变和理论基础之上,借鉴国外立法例,探寻在投保欺诈情形下立法是否应该赋予保险人寻找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新民周刊》2012,(44):85-85
寒风呼啸的夜晚,暖气停掉了,囧;淋浴洗到一半,停水了,更囧……现代技术为生活带来了便捷,却也带来了对能源大量的依赖。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房屋的能源能够自给自足?这座用乐高砖设计的房屋模型就是一座能源自给型房屋,它能通过"开源节流"达到能源自给自足的理想状态,实现对日渐枯竭的不可再生资源"零需求"。事实上,能源自给型...  相似文献   
14.
李欣 《法制与社会》2012,(7):280-281
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现代社会对债权的重视,第三人对债权的侵害相信有一天也会真正引入我国的民法体系中来,作为侵权行为的客体,保护债权人的权利.本文主要从侵害债权是否具有可侵性,证明债权的对世性和对抗力.在债权受到第三人侵害时,其救济所具备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8)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明确公共财产的范围,追溯财产权不可侵犯条款的变迁,区分财产权与公共财产权的内涵,是理解这一条款的几个角度。通过对公私财产法律保护条款与制度的对比,明确公共财产的权利主体,促进公共财产保护制度的法律化与程序化,实现财产权的真正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16.
李亮  范睿 《学理论》2012,(4):104-105
传统民法理论中,债的相对性理论作为债权区别于物权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民法权利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债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范式,然而,在债的相对性理论的支配下,民法理论长期否认债权的不可侵性,这就大大限制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发展。随着实践的需要,民法经历了对债权的不可侵性从否定到肯定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郦波 《政府法制》2012,(36):28-29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之后,万历皇帝的老师张居正成为了大明王朝新一任内阁首辅大臣。刚刚上任不久的张居正,便对跟他年龄相仿的李太后,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心,而李太后对张居正奇怪的百依百顺,更是让民间对于张居正与李太后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他们之间究竟有没有过不可言说的暖昧关系呢?  相似文献   
19.
歙县是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不可移动文物3785处,居安徽之首、全国十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其中国保单位6处;县博物馆现藏各种可移动文物标本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2件(套),国家二级文物191件,  相似文献   
20.
王贵松 《中国法学》2015,(3):98-119
若两个行政行为之间存在法定的先后关系,在先行行为无法争讼后,能否在后续行为的撤销诉讼中主张审查先行行为的合法性,这就是行政行为的违法性继承问题。固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禁止在后续行为中审查先行行为的合法性、或者灵活运用救济时效的例外事由允许直接针对先行行为提起撤销诉讼,但法院始终都可能直面违法性继承问题。公定力与不可争力因仅针对行政行为的效果而言,故而均不构成承认违法性继承的障碍。违法性继承论应作为行政救济法上的问题来理解,其实质在于私人权利救济的必要性与先行行为的法安定性需求之间的权衡问题。在先行行为的权利保障程序并不充分、安定性需求不甚强烈的情况下,法院可给违法性的继承论作出肯定的回答,拓宽私人权利救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