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43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一、不安抗辩权的概念 不安抗辩权,是大陆法系的一项传统法律制度,源于德国法,又称为拒绝权,具有留置担保的性质,是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先履行义务一方在后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发生恶化而有难以对待给付之虞时,有权要求对方先为对待履行或提供担保,在对方未为对待履行或未提供担保时,有权中止合同而拒绝履行其义务。  相似文献   
152.
我国合同法吸纳大陆法系不安抗辨权规定的精华和英美法系预期违约制度的合理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权制度.本文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拟就不安抗辩权的法律性质与预期违约制度的差异及其适用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有效地防止合同欺诈、保障交易安全.实现有序竞争的立法意图,也体现了我国合同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合同制度及国际商务合同贸易规则的接轨.  相似文献   
153.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法条;被视为我国刑事立法进步的标志之一。而与此同时,各地频频报道一系列冤假错案,对司法权威及公信力构成极大的挑战。这些冤假错案背后,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刑讯逼供等非法讯问现象;而这些非法讯问手段的存在根源在于我国"职权式"侦查讯问模式的弊端;为此,必须构建"抗辩式"侦查讯问模式,强化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诉讼主体地位,以此来制衡侦查人员的讯问手段,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54.
刑法中的严格责任事实上是"舶来品",它起源于英美刑法。文章认为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在我国是可以确立的。我国法律的科技化时代已经到来,而科技给法律也带来了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在刑法中加入严格责任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55.
张璇 《法制与社会》2013,(23):44-45
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都是为应对合同当事人先期违约、为非违约方提供期前保护的制度。我国《合同法》同时规定了两项制度,但这种立法体例导致了实践中适用条件的重叠和适用效果的矛盾。从制度选择和立法设计两个环节寻找问题根源,并且通过比较分析两项制度的异同和内在联系,得出问题出现在立法设计环节的结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6.
157.
《天津政协公报》2015,(2):23-24
在联系社区工作中,我们针对部分居民反映将大量的罪犯放于社区内服刑,为社区内的居住环境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等问题,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从实际情况看,目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以下难点问题:一是社会认同不够广泛,部分领导认识和重视不足,一些居民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内容和意义不了解,持有怀疑、忧虑、拒绝甚至排斥的态  相似文献   
158.
刑事辩护是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机关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享有辩护权的义务,更是我国法治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正确实施的体现.辩护人根据案情事实、证据和法律针对公诉机关的控诉所提出的为被告人作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彼罪、轻罪的辩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9.
建构“职业歧视”法律定义是解决我国禁止歧视法律制度空转的前提。定义职业歧视首先必须在中国语境下根据可识别性、可保护性和可延展性标准廓清法律禁用的归类事由;其次,法律应当明确用人单位不得做出的行为模式,即不得基于禁用归类事由做出区别对待、区别影响、骚扰、拒绝提供合理便利以及报复等行为;最后,法律还有必要设定真实职业资格、正当经营所需、实质变更与过度负担以及平权措施等不构成职业歧视的抗辩事由,在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和用人单位雇佣自由之间达至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60.
等同原则是为了解决一种产品或方法没有正好落入某专利要求的字面范围内,但等同于权利所保护的发明时,传统理论无法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的问题.等同原则的适用应综合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同时应受到禁止反悔原则和自由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