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9篇
法律   43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0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61.
武祎 《法制与社会》2012,(12):249-251
知情同意作为侵犯患者身体权、隐私权最有力的抗辩事由,在某种紧急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这时候我们需要寻找其他抗辩事由来证明医疗行为的合理性,本文通过论述我国《侵权责任法》第56条关于紧急情况下实施医疗行为的抗辩事由的规定,认为紧急情况下能否实施医疗行为与医疗机构负责人是否批准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批准并不能作为一个合理的抗辩事由存在,并参照各国立法,提出新的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162.
社会治安问题的内涵是治安防控研究的基础,社会治安的核心在于秩序与安全,制造治安问题的行为人违反的即是秩序和安全的规范要求。据此,可以对犯罪行为及一般违法行为进行划分,将其中违反秩序与安全的行为归入治安问题的研究范围,同时将个人、群体的非正常行为和违背公德的行为等不安情形以及相应的次生性事件吸纳为治安问题,这样才能在全面了解治安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研究社会治安防控。  相似文献   
163.
张怡超 《河北法学》2012,30(11):74-80
我国新《保险法》正式引入了不可抗辩条款,这将对我国保险业务的经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我国对不可抗辩条款的立法比较粗糙,对其司法适用并没有设定具体情形,在保险实践中容易引发争议.立足不可抗辩条款的制度价值,通过考察国外立法规则,对我国保险法上的不可抗辩条款的具体适用做进一步探讨,以期能对该条款的司法适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4.
公民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藐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能否对行政违法行为直接采取抵制行动,是法治秩序建构中一个不能绕开而又不易解开的问题。渊源于大陆法学理的无效行政行为理论,没有为公民拒绝权提供一个完全对应的分析框架,不应把两者简单对接。英美法重在关注是否容许当事人在事后诉讼中对行政违法行为提出间接抗辩,更有实践意义。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对公民拒绝权给予了相当广泛的承认,其设定的标准有别于"重大明显违法"这一通常所理解的无效行政行为构成要件。原则上,行政行为严重违法侵犯公民实体权利,公民在不能获得及时、充分救济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抵制,都应当允许。承认公民的拒绝权是对公民行政法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良好行政和实质法治的追寻。  相似文献   
16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60条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的抗辩事由,但法律规定不够完善,难以完全应对实践需要。因此,需要对第60条进行法律解释,并需丰富医疗损害责任抗辩事由体系,增加规定无因管理、医疗特权、意外事件、自甘冒险、损益相抵和并发症等抗辩事由。此外,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体制和医学科学特点以及比较法的经验,应适当限制医疗损害责任赔偿。  相似文献   
166.
为了解决犯罪嫌疑人在被调查时,提出所涉及计算机犯罪行为为木马所为这一问题,本文以木马程序攻击为例,针对相关电子证据和计算机取证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或证明其清白。  相似文献   
167.
冯珏 《法律科学》2011,(4):70-82
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是被告在侵权诉讼中据以抗辩的实体法依据,与作为被告防御方式之一种的抗辩完全不同。抗辩事由是阻却法律效果发生的消极构成要件要素。侵权法中的抗辩事由具有独立性、派生性与例外性。如果狭义构成要件涉及复杂的权衡过程,则无法从中派生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抗辩事由。由此决定,外来原因虽在无过错责任中存在较为广泛的适用空间,但在过错责任中不构成独立的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168.
沈世娟  刘海锋 《知识产权》2012,(2):42-46,89
因文字语言表达的限制,专利权人较难通过权利要求足够好地描述其发明构思,在权利要求公示的基础上,通过引进等同物来扩大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充分保护专利权人的发明构思,成为各国的通行做法。在构建等同侵权的要件、确认等同侵权的例外方面,遵循公平原则始终是平衡专利权人与公众利益的标杆。现有技术抗辩中采用"容易推导"代替"新颖性"标准,等同侵权中以"置换容易性"代替"无创造性"要件,法官在评价"容易推导"及"置换容易"时参考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专家证言,可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9.
横向并购既是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一种途径,也可能成为企业获取市场势力、攫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市场策略。因而,引入效率抗辩条款,对横向并购进行评估和分析,权衡其对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净影响十分必要。中国的竞争政策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在横向并购反垄断控制的评估审查中引入效率抗辩,既有利于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也符合竞争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同时还能够保持竞争政策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中国的横向并购反垄断控制政策正在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就将效率因素考虑周全,允许并购企业进行效率抗辩,有利于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0.
预期违约乃合同法违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起源于英国1853年的"霍切斯特诉德拉图尔案"。我国《合同法》确认了该制度,但由于法律条文本身的局限性,相关规定还不够全面,在法律适用上仍有不足,容易与其他制度相混淆。因此,需要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