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4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67篇
各国政治   214篇
工人农民   411篇
世界政治   10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3篇
法律   7430篇
中国共产党   5023篇
中国政治   6425篇
政治理论   1960篇
综合类   355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292篇
  2020年   325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94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2167篇
  2013年   1978篇
  2012年   2346篇
  2011年   2322篇
  2010年   2128篇
  2009年   2158篇
  2008年   2285篇
  2007年   1783篇
  2006年   1627篇
  2005年   1271篇
  2004年   967篇
  2003年   793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49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李志军 《南风窗》2012,(17):77-77
央行6月在三年来首度不对称降息的同时,还有史以来首次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一年期定存最高利率上限达3. 57596,甚至超过降息前利率。不少储户为了增加利息收入,"货比三家"后准备将存款转移到利率更高的银行。事实上,频繁转存往往得不偿失。笔者建议,不妨选择货币基金这类中短期储蓄替代品.不仅可以享受远高于活期甚至定存的利率,同时还能获得更高流动性和更多便捷性。  相似文献   
932.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灰现象",这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三灰"包括了灰色权力、灰色资本和灰色暴利。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权力的影响,通过身边人,在市场中或者暗地里,运用权力对稀缺资源的获取、倒卖,进行资本运作,或者不公平交易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9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恶意透支作出了进一步规定,并确定了"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限制条件。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如何理解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两次催收的认定、三个月的宽限期计算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试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34.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是不完全相同的。只有体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特点,赋予人民利益以具体内涵,才能使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真正落到实处。中国共产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935.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在经历了一系列夺人眼球的行业风波之后,宏观层面的律师行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继续隐藏在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数字和现实中。透过数字和现实,或能引出我们对行业未来的思考。纵观中国法律服务行业,一大特点是东西部发展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甚至大大超过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  相似文献   
936.
《政法学刊》2015,(2):74-81
长期以来,学界在论及消极保险利益时,往往仅将其与"法律责任"相联系,从而容易使人产生消极保险利益即"责任利益"的误判。然而,通过对Technical Land,Inc.v.Firemen's Ins.Co.案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实际生活中还存在一种不涉及法律责任,而是以当事人因事实强制而对有关责任的负担为标的的消极保险利益。如果在分析了保险利益的一般原理之后,通过论证除"法律强制"之外,消极保险利益中的"强制"被证明还包括了"事实强制",那么一种全新的消极保险利益理论框架就可以建立起来,并且在这样的新框架下,医疗费用保险可以被证明是一种保障消极保险利益的财产保险,由此解决了长期以来医疗保险是人身保险,抑或又具财产保险之困惑。  相似文献   
937.
崔建远 《法学杂志》2016,(11):23-34
《民法总则(草案)》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违反了民事责任的质的规定性,有些也与过错责任原则不匹配,可取的方案是将其作为民事权利救济的方式.合同法将减少价款、退货作为违约责任的方式也不科学,《草案》未把它们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加以规定是合适的,应予坚持.民法总则应全面承认各种民事责任,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不履行单方允诺所生义务产生的民事责任、不履行不当得利返还的民事责任、不履行无因管理关系中义务产生的民事责任.履行责任、返还责任、保证责任等虽然名为民事责任但实则系民事义务的情形,不得归入民事责任的制度之中.旅游、观看演出等合同中,旅行社等义务人违反义务的确造成了旅游者的精神损害的,应当成立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并应纳入违约责任之中.关于民事责任的方式合并运用,应当采取“前款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运用;在符合构成要件并不违反公平正义的情况下,也可以合并运用”的表述.责任竞合制度应在几个方面完善:在违约行为侵害固有利益且不得重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债务不履行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基本上是赔偿责任的竞合,承认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与一般违约责任的竞合,以及产品瑕疵场合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可用法律明文或规范意旨限制责任竞合.  相似文献   
938.
适法无因管理作为民法理论中的事实行为而阻却违法性,侵占行为作为刑法分则中的犯罪行为而具有刑事违法性,二者虽然在行为性质方面截然不同,但其交叉问题时常造成司法实务中的困惑。文章在着力思考包括无因管理行为能否评价为代为保管行为,无因管理中的遗失物与侵占罪中的遗忘物有无区别以及类型化展开下的无因管理行为与侵占罪如何衔接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刑法解释论,再解释侵占罪犯罪构成中的"关键要素",实现无因管理与侵占罪"无缝"衔接,以研讨解决无因管理与侵占罪交叉问题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39.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领导人的更替都是令人期待的,政治领导人尤其如此。所以才有“政冶蜜月”的说法。领导人多会希望自己提出的执政理念、方略、政策措施很快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响应,而社会公众则盼望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得到领导人的迅速有效同应,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相互砥砺、上下一心的气氛。  相似文献   
940.
中共十七大以来,"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温家宝语)的公平正义理念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直至今天,与公平正义有关的平等问题依然遭到人们有意无意的忽略和误读。当下,在利益分化、社会矛盾凸显、群体性事件时有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