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19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法学》2021,(1):128-143
禁止盗用规则是指在专利法和著作权法的保护之外,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智力成果法益提供补充保护的规则,对于解决涉及盗用时效信息、数据库和商业设计等智力成果的纠纷具有重要价值。禁止盗用规则的正当性基础在于防止市场失灵,为此应当借鉴侵权行为而非不当得利的理论进路,不仅需要关注经营者的损害,更需要强调对整体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我国应构建禁止盗用规则的理论框架,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提供指引,适用标准包括竞争手段和竞争后果两要件,其中竞争手段要件需要结合竞争属性、实质性投资、注意义务进行认定,竞争后果要件需要从竞争关系、盗用比例、损害后果门槛展开分析,以此形成一个互相协调的动态判断系统。此外,还须谨慎地划定禁止盗用规则在保护对象、规制行为和有效期限上的边界。  相似文献   
22.
郭杰  高龙 《法制与社会》2015,(1):271+277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案件出现的愈来愈多,如有影响的"小肥羊""妇炎洁""王老吉"等名称、包装、装潢纠纷等,因此类纠纷比较新颖,相关法律规定不尽完善,特别是对此类案件具体如何认定规定的不详细,加之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与其他关联权利的冲突,以及立法在赔偿责任和赔偿范围上的矛盾,时司法实践者在解决此类纠纷时,感到无所适从,力不从心,因此,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23.
互联网非同业不正当竞争是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新问题,是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领域中的延伸及演变。互联网行业市场本身的特殊性及行为主体的非同业特征给其行为认定带来了现实困境。在进行违法性认定时,应及时转变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思路并遵照以下路径:首先,对行为人经营角色进行区分;其次,判定行为人与受害人非同业性质;再次,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作为法律依据;最后,确认行为实质损害后果。此外,在对行为进行认定的同时,要注意通过严格把握适用边界、考虑消费者权益因素、借助行业规定加强技术性理解以及结合诉前禁令抑制损害后果蔓延,进而增强互联网非同业不正当竞争认定标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商业秘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美国2016年5月11日正式通过了《2016商业秘密保护法案》(Defend Trade Secrets Act of 2016,简称DTSA),进行商业秘密的统一立法与制度创新,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力度.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最新立法的介绍与阐释,探究其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路径及规则完善的借鉴作用,建议我国现阶段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下引入禁令救济、惩罚性赔偿等制度强化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相似文献   
25.
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制宣传的深入,公民的公证意识不断增强,公证服务逐渐走向千家万户,与此同时,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却频频出现,扰乱了公证秩序,对公证的权威性造成了极大损害,只有认真分析公证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原因,进一步加强公证文化建设,规范公证秩序,才能有效地预防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营造良好的公证环境。  相似文献   
26.
在电子游戏侵权诉讼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其他作品的元素名称改编游戏及擅自使用他人游戏中的元素名称成为两大主要类型案件.由于对“游戏元素”的定义不甚清晰,造成目前审判思路的混乱.通过分析全国涉电子游戏的典型案例,总结、分析电子游戏元素名称案件在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27.
在服务器原则的影响下,司法审判实务关于聚合平台的深度链接行为法律定性分歧很大,各地法院的判决互相矛盾.笔者在梳理目前法院的典型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度链接的技术分析,详细论述了服务器原则及《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此问题上的保护不足,认为聚合平台是一种直接提供内容服务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应当承担直接侵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8.
董笃笃 《法治研究》2016,(4):142-149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民法》之间的区分标准是调整对象;作为特别私法,它调整市场竞争领域内的法律关系。一旦面向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承担起落实国家政策目标的职责。《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之间的区分标准应是价值目标,而不再是调整对象。《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不断探索创设新的价值目标的发生器,具有兜底性,应被视为构建有序竞争秩序的一般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囊括各种可能的反竞争行为类型,应保持高度的体系性与价值开放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如同民法典的制订,就是要对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基础结构予以回填。  相似文献   
29.
电视模板的市场已经兴起并存在很大潜力,但是人们对于电视节目模板的保护存在着巨大的意见分歧。在各国不同的法律框架下。各国对是否保护电视节目模板和保护方法都有很大不同,并积累了大量的司法实践。本文将在剖析我国电视节目模板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版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参照国外司法实践,提出加强和完善我国电视节目模板保护的法律建议以及具体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企业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态势开始蔓延.除了传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和拓展之外,涉及新型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案件数量呈现爆发趋势.这也对法院准确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近些年互联网领域某些典型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分析与说明,借鉴法院审判的可取经验,提出相关建议,力图划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新边界”,使得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行为发挥其最大效用,进而为互联网行业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规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