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篇
  免费   24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919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随着新《商标法》的实施,诚实信用原则写入《商标法》。"傍名牌"的企业不应在抱有侥幸心理,应培育自主品牌,打擦边球的做法可能会涉及到不正当竞争规制的范畴。如何在开创自主品牌的过程中规避风险,防止落入不正当竞争,是本文重点讨论的主旨。  相似文献   
62.
论市场经营主体的竞争法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刚 《前沿》2011,(6):68-71
市场经济的竞争属性决定了竞争法对经营主体竞争行为调控的必要性;竞争法制度体系本身就在于规范竞争秩序从而实现市场运行的有序化;竞争法主要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亟待需要完善有关法律规范,以期更好地发挥竞争法在引导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3.
64.
何鹏 《河北法学》2001,19(6):153-154
对计算机软件,单纯用某个传统法律方式已难以做到全面保护,单靠《版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调整手段对软件进行保护也日显薄弱和不足.完善诸法,综合运用,才能对计算机软件进行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65.
从德国司法判决比较超链接的著作权侵权界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清云 《德国研究》2008,23(2):52-60
在最近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网络著作权侵权的诉讼,如网页著作权侵权、网络服务商的责任界定、超链接(Hyperlink)引发的网络侵权等。特别是超链接网络侵权,是近年来司法实践中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作为互联网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超链接在为人们高效、全面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上的争议,特别是深度链接,由于其技术上的特征,争议就更加突出。如何界定超链接所引发的网络侵权呢?本文围绕德国“报童”案的判决和理由,并与中国相关法律进行比较,对超链接的侵权问题进行分析和界定,特别是对超链接是否侵害了原作者的复制权、使用权、网络传播权,以及超链接是否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6.
陈思  许巍 《政策》2007,(2):57-58
商业贿赂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也是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妨碍国家的正常发展,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的重点打击对象。我国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笔者认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治理商业贿赂的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健全我国监管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治理商业贿赂的国际经验日本治理商业贿赂被称为“老虎苍蝇一起打”,意指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绝不放过哪怕是微小的商业贿赂事件。日本界定的贿赂范围相当广泛,包含能满足人的需要或者欲望的一切利益,除金钱、物品…  相似文献   
67.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整个反腐败斗争部署的一部分,我国也开展了一定的治理商业贿赂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迄今为止的部署和对策,还不能确保成功治理商业贿赂。应当说,在反商业贿赂方面,可资借鉴的国际经验很多。既有国际层面的,也有国家层面的。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而美国的《海外反腐败法》则是治理商业贿赂最严厉的法律之一,我国已经签署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也有相关规定。我们试以相关法律为借鉴对象,探究我国当前治理商业贿赂中存在的问题。商业贿赂的定义和范围之差异目前,我国反商业贿赂法律…  相似文献   
68.
竞争法被称为“市场竞争秩序的总纲” ,在经济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 ,是一国的“经济宪法”。目前 ,我国已形成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 ,广告法、价格法、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倾销法等部门法协调规制的竞争法律体系。但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 ,与德国等一些竞争法比较发达和完善的国家相比 ,我国的竞争法从立法到执法都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将主要就中德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比较 ,分析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疏漏与缺陷及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69.
“入世”与我国未注册商标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商标注册在国家宏观调控全社会商标使用状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通过注册程序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商标标识“专”的特性,从而避免商品或服务的标识的雷同或类似为商业活动带来的不便。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商标作为商品服务的标志,只有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如果只是注册商标制度的实行,而对未注册商际不提供法律保护,不仅损害了未注册商标权人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还不利于保护从事诚实经营的市场主体、不利于维护诚实公正的市场交易秩序。因此,保护未注册商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存在着建立依使用和注册均可获得商标专用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0.
朱雪忠 《知识产权》1996,6(1):19-19,38
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该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该法第五条至第十五条具体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但是,有些经营者实施的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行为,却不在这些表现形式范围之内,很难直接依照该法来制止。然而,如果这样的不正当行为构成了对他人版权的侵犯,则可以依照版权法的规定追究侵权者的责任,从而达到制止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 一、制止擅自使用或抢先注册他人的未注册商标行为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属于我国商标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可以依照该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将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列入了“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但是,如果擅自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