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不法领得意思是盗窃罪主观方面的构成要素,其内容在于排除意思而非利用意思。当然,这里的"排除意思"是指永久性排除他人占有的意图,只有坚持如此理解,才能符合盗窃罪是侵犯所有权及其他本权的本质特征,更好地实现保护财产法益之目的。  相似文献   
62.
艾滋病感染者约有70%与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联。艾滋不法人员从事盗窃、吸毒、贩毒、嫖娼、敲诈、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对其取证、关押、监管等工作存有难度。解决公安民警应对艾滋不法人员的执法困境,需要加强对民警的职业保护;落实经费、制度保障;设立专门监管、执行场所;加大对艾滋不法人员感化、关怀力度,弱化违法犯罪诱因;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3.
论刑事违法性判断与民事不法判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违法性的判断与民事不法的判断,是基于不同性质法律进行的判断,有其各自的判断体系,因而侵害个体性利益的犯罪同时也是民事不法行为。犯罪与民事不法行为,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于侵犯个体性权益的危害行为是否犯罪的判断过程中,考虑到维护法制统一、刑罚的辅助性等原因,刑事违法性的判断对民事不法的判断结论应具有依赖的关系,即实质的从属性,刑事违法性的判断以民事不法的成立为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4.
崔志伟 《法学家》2022,(1):156-171
不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之主张既无法合理应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问题以及行为人主观上存在特别认知的侵害情形,也不契合处罚不能犯未遂的司法现状。“先客观后主观”的审查顺序在自然科学上的合理基础不复存在,权利保障理念与不法的客观性间也不存在必然关联。客观优先的审查顺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程序法而非实体法。主客观二分法并不现实:“目的性动词”使主客观要素无法完全割裂,主观要素缺位可能无法评价不法的有无,主观要素还能够影响到具体的不法类型判断以及行为危险的程度。主观故意和行为人的特别认知在不法判断中的地位已然无法撼动,至少在故意的作为犯中,客观归属论已名实难副。主客观二分式的犯罪构成模式并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两者也不存在绝对的先后次序,主客观相结合的不法判断才更加贴合实际。因此,应当重新审视责任要素的范畴,故意、目的等要素实际上应归入构成要件的领域。否定客观不法论,“不法与责任的区分”才得以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65.
《法人》2020,(2):90-92
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胡怀邦被开除党籍此前落马的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已被开除党籍。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日消息:经查,胡怀邦理想信念丧失,四个意识缺失,背离初心,背弃职责,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落实中央巡视整改要求不到位,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出入私人会所;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务便利在干部录用等方面违规为他国家开发银行原董事长胡怀邦资料图片人谋取利益;滥权妄为,与不法商人沆瀣一气,大搞权钱交易;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纵容家属大肆收取财物。  相似文献   
66.
故意伤害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疑难问题.根据胎儿作为法律人格体的特殊性,伤害胎儿不宜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由于人身权具有专属性,所以基于他人承诺的伤害一般属于非法伤害,体育竞技中伤害的合法性要根据竞技的可观赏性和观众的道德感受加以认定.根据客观归属理论,同时伤害中行为人各自构成故意伤害罪.法定故意伤害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且要求具备主观故意.  相似文献   
67.
犯罪构造是犯罪构成理论的概述性表述,进化论则是对一个主题在不同时间和条件下发展出来的不同形态的完整理论说明.中国古代虽然发现了犯罪会因构成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未形成相应理论.英美法系国家的犯罪构成理论则由于与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紧密相联,较难看清全貌并加以借鉴.俄罗斯的犯罪构成理论则是在不主张罪刑法定的前提下发展出了四要件理论,是犯罪构成发展形态的一个特殊例证.以德国为代表的犯罪构造经历了自然行为论、目的行为论、社会行为论和人格行为论,能够完整地展示犯罪构成理论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8.
69.
过失实行行为是违反了结果回避义务的行为。过失实行行为的本质在于制造并实现不被容许的风险。对过失实行行为客观不法的认定,应坚持结果回避义务此一形式标准对判断行为是否制造了不被容许的风险的决定作用;结果回避的不可能性导致结果回避义务的无效性;当法益侵害结果的发生不在注意规范保护目的范围内时,应否定过失实行行为的存在;行为人违反结果回避义务制造并实现了不被容许的风险,方能将结果归责于行为人;风险升高理论是对违反结果回避义务行为与不法结果在无法确证因果关系时仍应予以客观归责的补强。  相似文献   
70.
正[案情]犯罪嫌疑人陈某无证驾驶小汽车,在路口与迎面驶来的半挂车相撞,致半挂车侧翻,压在正在等红灯的厢式货车上,致厢式货车内二人死亡。肇事后陈某打电话叫其朋友宗某到现场,向其详细说明案发情况,让宗某代自己顶罪,并弃车逃逸。后来宗某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公安机关自首,如实说明情况。陈某无证驾驶汽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二人死亡,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确定无疑,对其肇事后逃逸与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