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王恒 《求索》2012,(1):253-256
罗马法的世俗化始肇于11世纪末,伴随着教皇革命而逐步开始的。中世纪王权和神权的斗争为罗马法的世俗化带来挑战和机遇。王权的最终胜出使罗马法在19世纪完成了世俗化的重大转变。世俗化的罗马法在婚姻、主体制度和利益等方面强烈地表现出与过去不同。作为一种形式理性的罗马法,世俗化疏远了人对神的关系,带来了人的焦虑。  相似文献   
42.
现代欧美国家的权力体系可以被看为世俗化过程的产品,政教分离的过程推动了现代国家制度和权力逻辑的改革。除了主权和民主体系的凝聚之外,国家和社会的分离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更成为欧美自由主义的核心要义。人民在宗教自由的保护之下能够抵抗国家强迫人民接受特定教义的宣导,但是个人的自由却也让共同体认同逐渐流失。中立性让国家无法凝聚共同价值观,现代世俗国家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世俗制度一方面给予多元社会和平生存的环境,但是另一方面也让国家体系受到社会瘫痪的威胁,自由国家在制度上给予平行社会生长的土壤。现代国家在面对恐怖主义和极端民粹思维时要重新考虑国家承担的政治责任问题,除了要掌握融合性的国家权力之外,更要在政治思想上重新创造共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3.
任江 《法治纵横》2014,(18):12-13
世俗化是宗教社会学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指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种变化,即宗教逐渐南无处不在、高高在上的地位,退缩到相对独立的宗教领域里,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逐渐去除宗教色彩。新疆,在世界伊斯兰教历史和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变迁、多元的文化交融.世俗化问题在新疆显得尤为重要,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4.
刘宝莱 《红旗文稿》2013,(14):31-33,1
最近,埃及局势发生骤变,执政一年的穆尔西总统被推翻。此次政变将影响地区局势走向,不排除其它国家军方效仿的可能,以打击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坚持世俗化道路。埃及变局告诉我们,广大民众亟须改善民生,而非一味追求民主、自由。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谁就得民心;而得民心者,必得天下。  相似文献   
45.
新书推荐     
《检察风云》2012,(1):7
经济学的真相作者/米香(英)译者/靳继东焦玉娇出版/东方出版社经济学中有很多观点都是没有定论的,而一些所谓"约定俗成"的经济学观点成为了大家共同默认的真理。由此可见,经济学的世俗化过程不仅是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46.
罗郎 《当代党员》2014,(11):56-56
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里有很多关于朋友的故事,其中有好几个是讲“误会”的,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成语“管鲍分金”讲的是历史上两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传诵千古;而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没有那么伟大的心灵,他们只会按小人物的观念和情感思维去处朋友。十分世俗化,但非常真实。  相似文献   
47.
法国参议院于2010年9月14日通过了《禁止在公共场所穿遮面长袍》法案,禁止个人在公共场所穿戴burqa(一种遮面罩袍)、niqab(面纱)或者其它遮面长袍。该法案出台主要基于穿遮面长袍掩盖了人的身份,从而不利于政府应对恐怖分子袭击。此外,在公共场所穿遮面长袍与法国主流人权价值观念冲突,没有考虑到妇女的权利。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该法案完全没有必要。该法案的出台反映了法国社会世俗化的传统,引起了关于个人自由和法治原则的新的且重要的辩论。特别是在法国行政法院反对通过该新法案后,辩论变得更为激烈。最终,辩论以法国宪法委员会于2010年10月7日裁定该法案合宪而结束。  相似文献   
48.
“中国问题”政治上表现为中国政治的现代性转型,中国政治的现代性转型主要表现为宪政建构。然而,中国的宪政建构却一波三折,其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宪政体制建构缺乏国家观念世俗化和个人主义这样两个关键性逻辑条件,中国传统的“天下国家”观念和轻视个人自由与权利的观念并没有得到现代性的克服。中国政治的宪政建构不仅依赖于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法治秩序上的制度性要素,还依赖于宪政文化建设。形成一种既体现普世价值又切合中国语境的中国宪政文化是中国宪政建构的关键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49.
构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政治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玲 《长白学刊》2004,(2):107-1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中国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不仅是我国政治文化嬗变的过程,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构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能否为世界提供政治文化思想是成为世界强国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要以政治文化世俗化为目标,创新发展主流政治文化,客观评估传统政治文化,批判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大力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为中国和平崛起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50.
龚锐 《思想战线》2003,29(6):43-49
西双版纳傣族的赕佛,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宗教现象,但在社会变化中,赕佛消费已经开始从神圣向世俗跌落。南传上座部佛教某些仪式上的世俗化并不会失去往日的威严和神圣,更不会消失。傣族民众会以一种更贴近自然和生活的方式来接纳和传承它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