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39篇
世界政治   5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599篇
中国共产党   596篇
中国政治   877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3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云飞 《中国审判》2013,(12):31-31
<正>一个成熟的现代社会,重要的甚至不是国家权力犯错误的大小,而是犯了错误之后纠正错误的决心和能力。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一方面制度建设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另一方面国家权力的运行也在制度的建设中逐步趋于规范。制度建设在于保证权力的规范行使,国家权力的规范行使不仅能够很好地调整各种利益纷争,维护社会稳定,同时,也能够保护好个体的权益。国家权力是社会良性运转的必要保证,现代社会中,国家权力履行国家的责任,国家权力缺位的地方,个体权利也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52.
两名退休干部、两名社会聘用人员,便是崇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的所有组成人员。但就是这个仅有四人的协会,却扛起了崇州市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党建工作的大旗。  相似文献   
53.
曹英 《北京党史》2015,(2):37-39
<正>人类进入21世纪后的首要变化,是信息传播形态步入新媒体时代,个体权利与政治权力关系在言论表达、知情权利方面出现巨大变化,意识形态的自我论证、辩护功能遭遇重大挑战,中共党史的教育与传播自然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以高校党史知识的教育与传播为个案,分析这一变化趋势下教育者的适应原则、路径。一、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传播特点新媒体,自20世纪末期进入  相似文献   
54.
【市民咨询】2年前在鄞州某公司交了4个月的医保社保,后来去了外地,现回来了,入职鄞州区的新公司,要连续交几个月后才能用之前的医保卡,去门诊和住院用。【部门答复】  相似文献   
55.
慈溪市地处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是浙江民营中小企业先发地和外出务工人员集聚区,现有2万余家企业、6万余家个体工商户,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20万。但同时慈溪民营企业又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存在机器设备相对落后、安全管理水平较低、劳动保护措施不力等问题,导致工伤事故在某些行业领域频发、多发,不仅损害了广  相似文献   
56.
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是在劳动者充分享有劳动力产权的基础上,通过知识能力的获取形成使用价值,并找准供需双方利益的吻合点有效发挥,进而体现其人力资本价值。这个目标受到基于能动性的个体因素、互动性的组织因素和外部性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个体因素是基础,在三因素中属于自变量,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因变量,它们与个体因素共同作用,只有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充分地发挥作用,才能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7.
郝振子  李彦鹏 《乡音》2012,(3):29-29
政协赞皇县委员会成立于1983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县级地方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赞皇县政协机关设一室四委:办公室(委员联络科,正科规格)、提案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联谊委员会。政协赞皇县第八届委员会主席张万银,副主席郭吉海、张素丽(女)、翟国朝、杨海清,常务委员26人...  相似文献   
58.
生态良知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良知是从生存论意义上探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善"的观念,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样态。从差异论的视角分析,个体化社会是社会差异化发展的产物,生态良知则是在人与自然的差异中产生和发展的。由于现代人与自然的差异片面扩大,生态良知在个体本位中的存在样态便呈隐性状态,这是个性张扬的结果。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是生态良知存在的根基,理性地考察个体本位中的生态良知,对于当代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9.
作为追问"是者"的主体,"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始终是探寻西方哲学的一条线索。马克思在扬弃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性"的转向,并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结论。伴随着唯物史观的建立,马克思将社会关系追溯到历史的物质生产,提出人的本质在于物质生产这一观点。"物质生产"与"自由自觉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并不冲突,而是着眼于现在—未来不同纬度对于人的本质的解释。可见,该理论的逻辑进程为感性的个人→一般的人→具体的个人,物质生产是根本立足点,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应然的、历史的本质设定。  相似文献   
60.
孟翠珍 《乡音》2013,(8):23-23
2010年,我省实施了村集体卫生室建设,实现了一村一室,并将村集体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报销范围。村卫生室的运行,较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就医,降低了群众看病费用。但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山区农村人口稀少,往往一个村几十户、百十户,易导致医疗资源闲置。而在平原县(市)的农村,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