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近日,一位老人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车洪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其编纂的《普什图语汉语词典》将要出版。36年的时间,车洪才最终完成了一项国家任务。然而,除了编纂者,已经没有人还记得有这样一项国家任务了。  相似文献   
32.
欧阳常林 《求是》2012,(3):52-5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当代中国的广电媒体,加快文化产品"走出去"步伐,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根本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应有之义。只要走在机遇之时,走在优势之上,走在市场之中,走进产业之路,中国传媒就一定能有所担  相似文献   
33.
《城市党报研究》2005,(1):10-10
日前,中国传媒大学与联通新时讯通信表限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移动数字视频新媒体。基于中国联通CDMA1X无线网络的移动数字视频媒体平台,将可以为用户提供视频点播,在线直播等视频流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34.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进一步开放,境外传媒集团进入中国的步伐更加迅速,动作越来越大,给中国传媒业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我国传媒市场的大门正在一步步被打开,这是大势所趋,是中国传媒业进行市场化变革的历史性必然选择.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开放的心态对待竞争,同时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市场手段对媒介进行间接控制.深入推动媒介市场化,媒体重新定位与整合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5.
外国传媒进入后,会对中国传媒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读者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今日中国》记者采访了喻国明教授。 今日中国:您认为中国传媒产业现在面临的最大发展契机是什么? 喻国明:中国传媒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发展契机,我认为有两个:一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国家已经由过去的计划体制转型为市场体制,这其  相似文献   
36.
《小康》2007,(5):15-15
3月31日,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星光熠熠,“2006影响世界华人”颁奖会在此举行。没有入场券的北大学生,大声呼喊:“章子怡,章子怡”。除了章子怡,科学家的名字几乎没人知道。翌日,北京的一些传媒只是在娱乐版发了消息。传媒除对章子怡和刘翔以外,几乎都兴趣不大,特别是对找到破解H5NI病毒方法的美国体斯敦莱斯大学女科学家陶一之、发明纸质电池的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官张霞昌、美国纽约市首位华裔暨亚裔市议员刘醇逸、  相似文献   
37.
《中国审判》2012,(1):73-73
本刊讯(记者魏晓雯)2011年12月22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律师协会传媒与新闻出版法律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1年度中国十大传媒法事例"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此次活动是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首次围绕传媒法治建设举办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38.
田磊 《南风窗》2011,(24):2-2
11月8日记者节,一位新闻从业者在微博上写道:"很多人用自己的血泪创造了苦难新闻模式,而这种模式被普遍复制的时候,不过是让选题门槛越来越高,在这个节不节的时候,还是感怀一下他们吧。"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得到媒体同等的关注,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兴起之前,"什么才是新闻"的选择权(同时  相似文献   
39.
1月12日,在“冰城”哈尔滨隆重举行的中国传媒大会·2011年会颁奖盛典上,《廉政嘹望》荣获“金长城传媒奖·2011中国十大期刊(时政类)”称号。中宣部、广电总局等有关领导出席颁奖盛典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金长城传媒奖,是中国传媒史上继“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新闻奖”之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10所国内著名高校新闻学院与中国报业网等联合打造的国家级传媒奖项,被称为中国传媒界的“奥斯卡”。本次中国传媒大会汇聚了全国各大报社、期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200余家。  相似文献   
40.
姚同发 《黄埔》2011,(4):54-56
多少年来,为开拓两岸传媒交流,为两岸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郑贞铭教授总是不辞辛劳,奔波于两岸之间,架起了两岸传媒交流的一座座桥梁。中华文化的浸润与传承郑贞铭的家乡福建林森,是一座拥有二千二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那里人文荟萃,文风鼎盛。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