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59篇
世界政治   8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4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6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张振兴 《友声》2013,(1):4-5
【正】应中日友协邀请,以党首山口那津男为团长的日本公明党代表团于1月22日至25日访问北京。公明党成立于1964年,现为自民党联合执政伙伴,在众参两院分别拥有31和19个议席,是日国会第四大政党。公明党坚持对华友好政策,为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和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山口那津男于2009年9月就任公...  相似文献   
72.
于李娜  邱磊  曹征 《学理论》2011,(32):28-29
中国和日本在东海海域划界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和争议,目前中日两国政府就东海问题达成了原则性共识,但问题最终解决的前景仍不明朗,解决的方式还有待探索。和平谈判协商解决成为两国的共识,但在双方合作的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3.
2014年8月在大连市召开了"甲午战争以来的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在"甲午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议题方面有一些新特点。一方面,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在以两国政治关系为切入点的研究基础上又增加了经济交往、思想文化、计量分析等新的视角,使甲午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影响的研究趋向多维化。另一方面,研究理论与方法亦呈现多样化,由于该议题涉及近代东北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因此围绕战争对当代中日关系影响的研究,除使用传统的实证史学、比较史学等方法外,还多运用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学、地缘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理论进行了交叉研究。此次会议展示了国内学界有关甲午战争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处理当代中日关系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4.
程海波 《友声》2011,(4):11-12
【正】应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邀请,宋健会长率中日友协代表团于6月19日至27日访日,出席日中友协2011年度总会纪念会,并与日中友好七团体负责人就进一步开展两国民间交流深入交换意见。在东京期间,宋健会长会见了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民主党代理代表、内阁官方副长官仙谷由人,日本政府特别顾问、京瓷公司名...  相似文献   
75.
程海波 《友声》2011,(2):9-10
【正】1月12日下午,中日友好协会名誉顾问唐家璇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加藤纮一一行。井顿泉副会长会见时在座。唐家璇欢迎加藤率团访华,  相似文献   
76.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这两次中日战争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始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正如人类历史上的悲剧总能比喜剧提供更丰富的人生哲学的启示一样,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集体经验中的富矿,只要我们客观、冷静并理性地考察它、分析它,就能从中发掘出有益于我们更成熟、更理性地应对未来挑战的经验与警示的资源。甲午战败:中国陷入"墨菲效应"陷阱首先要介绍一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相似文献   
77.
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访问,最简练的概括是“融冰之旅”。此行目的最简练的的表述是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中所言:“为了友谊与合作”;对访问成果最简练的评价,  相似文献   
78.
刘胜湘 《当代亚太》2007,18(10):18-27
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的大国,中日关系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理论上来看,未来中日关系可能出现三种状态:对抗关系、竞争关系与合作关系.东亚也会相应建构为三种不同的状态:互为敌人的对抗状态、互为对手的竞争状态和互为伙伴的合作状态.由于未来中日之间占主导地位的是竞争关系,东亚安全的主流是竞争结构,只有在竞争中加强中日合作,减少对抗,东亚才有可能摆脱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79.
郭代习 《党史文苑》2006,3(11):68-70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各种挑战,因此全球化背景下需要在观念、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创新爱国主义观.在对待近几年比较紧张的中日关系上,要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绪.  相似文献   
80.
中日关系中的东盟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璐  周青 《国际观察》2001,(4):45-49
中国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亚洲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发展与合作对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世纪初,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日关系在"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框架下稳步前进,影响中日关系进展的不仅有经济、政治、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同时,作为亚太地区第五大力量的东盟的崛起与发展,也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从政治与安全角度探讨东盟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