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24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6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51.
范小军 《法制与社会》2011,(28):120-121
追诉时效制度是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消灭制度,是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诉的有效期限,超过追诉时效就不能行使求刑权、量刑权与行刑权。实质是刑事法律对国家求刑权与行刑权的限制,其中追诉时效的中断与延长是时效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本文从刑罚的目的出发,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疑问,探讨刑法追诉时效的中断与延长制度的具体标准与刑罚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52.
我国的新《公司法》确认了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在通常情况下,一人公司具有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在特殊情况下,应否认一人公司的法人人格,对其所涉犯罪不做单位犯罪处理,而是追究一人公司中的自然人股东的责任。对于一人公司单位犯罪主体资格的认定,司法会计侦查对策是通过勘验财务资料、分析会计资料线索、调查询问等方法查明公司财产、意志和行为是否独立于公司股东个人的财产、意志和行为。  相似文献   
53.
54.
业主大会实质上是民法为业主实现其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成员权提供的一种制度平台,因此应从私权实现、私法自治的角度解读业主大会主体资格。我国立法并未阻却业主大会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和诉讼主体资格的可能,业主依其意思自治可选择设立具有主体资格的业主大会。从私权行使和私权救济的便利性、效率和明确、统一法的适用等因素考虑,我国立法宜通过授权性规范的形式规定业主可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法人性质的业主大会。  相似文献   
55.
一、问题的提出2002年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就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问题请示最高人民法院。案件主要事实如下。兴泰公司开发三金湖新村住宅小区,在尚未综合验收的情况下,对外销售了商品房。但新泰公司没有按照安徽省及合肥市住宅区物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向业主委员会移交住宅  相似文献   
56.
保证责任期间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俊海  孙瑞玺 《河北法学》2003,21(2):103-106
保证责任期间 ① 构成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权利消灭的法律事实。在学界是有争议的一项制度。保证责任期间的类型主要有约定和法定二种类型 ,催告期间不是保证责任期间。保证责任期间属于特殊的除斥期间 ,其特殊性在于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责任期间。保证责任期间适用诉讼时效期间中断、中止的规定 ,在理论上不合理 ,在实践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立法及司法解释应当进行修改。对保证责任期间的认定 ,要注意最高额保证合同保证责任期间的认定。  相似文献   
57.
58.
59.
我国追诉时效制度中的追诉期限停止计算时点应为"立案之日",非因被追诉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原因导致诉讼活动中断时,追诉期限恢复计算。立案时追诉期限停止计算与刑法第88条第1款之间可以理解为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的关系,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规定是追诉活动中断后追诉期限继续计算的例外规定,二者不存在冲突。  相似文献   
60.
诉讼时效作为民商法领域的一项基本制度,从利益衡平的角度,在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带有浓郁"双刃剑"意味的桥梁。然而,由于我国民事立法尚不完善,反映在实践中争论较大的即是诉讼时效的中断事由。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仅此部分内容就占据近一半篇幅,更印证了研究中断事由的理论价值。对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讨论需要从中断事由在我国的立法概况入手,并进行框架性的评论,分别阐述权利人请求、义务人承认以及权利人起诉并以此作为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具体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