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8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反担保,也叫求偿担保,是指为保障债务人之外的担保人将来承担担保责任后对债务人的追偿权的实现而设定的担保.反担保是相对于本担保而言并在既存本担保关系的基础上设立的.反担保公证,就是国家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证明担保人和反担保人(主合同的债务人)订立反担保合同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离奇罕见的保险理赔案:投保人先期缴纳了保费,却在做完体检后的次日凌晨遭遇意外不幸身亡,而此时保险公司尚未开出保单!经过调查,保险公司同意赔付主合同规定的100万元保金,但拒赔附加合同的200万元保金。为此,投保人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2002年8月28日,这起全国投保时间最短、标的最大的个人寿险理赔案在广州公开审理。原被告双方围绕罕见的案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刚做完体检即遇害投保人谢某的弟弟向记者透露,去年10月18日凌晨1时左右,谢某和另外一男两女三位朋友在广州市天河区某酒楼吃宵夜,突然,一男子持刀冲到他们面前,朝着其中一位女士就是一刀,将该女士捅倒。谢某刚好在被刺女士的身边,马上与歹徒展开搏斗,却不幸被刺死,那  相似文献   
13.
反担保合同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法证明担保人和反担保人(主合同的债务人)订立反担保合同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主合同债务人的"欺诈"行为,毫无疑问也要影响保证人保证意思表示的效力.正确认定保证合同的效力并不影响依法对主合同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根据公平原则,也要兼顾对无过错保证人的利益保护.  相似文献   
16.
吴强 《法制与社会》2014,(11):229-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的颁布并未对错综复杂的担保行为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文章从笔者经办的典型案例入手,结合司法实践的若干情况,具体解读主合同内容变更引发的保证人保证责任制度,强调保证人应当具备审慎态度,而审判人员在实践中应进行个案分析,从而共同维护保证法律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借款合同担保纠纷一般均涉及主合同的效力、担保合同的效力和保证人的责任问题,本文利用具体案件对此进行了法律分析,并论述了对“以贷还贷”事实的法律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所谓担保人的过错,是指担保人明知主合同无效仍为之提供担保,或者明知主合同无效仍促使主合同成立或为主合同的签订作中介等情形。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颁布以来,以房地产等不动产和视为不动产的财产(以下依房地产为例加以说明)作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在银行贷款中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银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贷款抵押的问题及其对策,简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担保法》的实施,担保对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在经济交往中要求提供保证的也越来越多。由于《担保法》对担保合同无效的处理规定得很笼统,仅见于第5条,导致大家在保证合同无效如何处理的问题上认识不一,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做法,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