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1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2篇
法律   876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2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正[典型案例]戴某华与秦某某系夫妻,戴某华与戴某祥系同胞兄弟。2009年3月23日,戴某华向重庆市江北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秦某某离婚。离婚诉讼期间,戴某祥起诉要求秦某某、戴某华共同偿还借款148300元,并向法庭提交了从2007年12月至2009年9月戴某华向戴某祥出具的借条35张。借条载明的内容为:"今借到戴某祥现金××××元,借款人戴某华。"借  相似文献   
942.
张书娴 《学理论》2014,(8):114-115
民事举证责任问题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对双方当事人来说至关重要,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我国由于司法制度、思想观念等种种原因,举证责任分配的现状不容乐观,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举证责任分配制度的原则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举证责任的特殊原则是举证责任倒置。  相似文献   
943.
舒锐 《法庭内外》2014,(3):31-31
正近日,北京开卖老人意外险。有数据统计,该产品两天售出近7000份,被称为"史上卖得最好的保险"。由于之前多地出现扶摔倒老人遭讹诈的新闻,该保险一经推出即被寄予厚望,希望能解决老人"扶不起"的难题,被不少人解读为"摔倒险"。在理论上,"摔倒险"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老人因摔倒发生的实际损失,这既是对老人权益的保护,更能使究竟是老人摔倒还是他人撞倒显得并没有那么重要。然而,笔者以为现实情况并非那么乐观。目前"摔倒险"在本质上属于  相似文献   
944.
我之所以明确反对在司法活动中一般性地考虑民意,至少有以下3个原因:第一,在技术层面,所谓多数人的情感或称"民意",其实是很难被法庭准确获取的。例如,在轰动一时的药家鑫案中,法庭当庭作出民意测验,但这是否合理?旁听审判者都是什么人?他们的意见能否代表民意?实际上,在司法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机制去发现"民意"。第二,作为旁观者和局外人,普通公众对一个案件发表看法的时候,总是要预设一些案件事实,比如说,"彭宇明明没撞人,法院却判他赔偿,真没天理!"、"吴英案不就是个民间借贷吗?居然判死刑!"等,而法律人则恰恰需要通过举证责任的分配、证据的认  相似文献   
945.
刑事诉讼是在查清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解决纠纷的机制。但是在真伪不明的情况下,诉讼风险随之产生,对风险的有效控制莫过于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无罪推定与反对自证其罪在证明责任的分配上衍生出公诉方或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的一般原则,但是在证明责任转移和倒置情况下,则由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946.
吴意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20-24
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是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政府和公共团体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本内容。1994年1月开始施行的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为《消法》),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  相似文献   
947.
姜琪 《法制与社会》2013,(32):47-49
针对新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的修改,如何完善公诉工作来进行应对,本文认为,一要正确理解人民检察院举证责任的含义和范畴:公诉方承担客观举证责任,辩方和被告人仍需承担主观举证责任;公诉方仅在直接事实存疑时承担败诉风险;公诉方对实体事实和程序事实均负举证责任。二要强化对侦查行为的引导、监督,排除非法证据、补强瑕疵证据,坚持非法证据个别排除。三要区分不同情形,准确把握的证明标准的适用范围:实体事实的证据证明应当“确实、充分”,而程序事实的证明只需“可信释明”;排除合理怀疑不等于排除所有怀疑;证据确实充分不等于证据完备齐全;“确实、充分”是入罪标准.而非不起诉条件。四要构建证据体系、进行庭前辅导、发问和举证相结合,加强庭审抗辩能力。  相似文献   
948.
近年来,随着银行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伪造银行卡交易引发的案件不断增加。但是,法律法规对伪造银行卡交易案件的法律适用一直没有明确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民事案件出现了刑民交叉的问题,民事案件是否可以独立于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949.
张克 《检察风云》2013,(20):4-5
新刑诉法对刑事证据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增补或修订,主要涉及证据种类、证明标准、举证责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及证人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这些修订充分吸收证据理论研究成果,对于继续完善刑事证据制度,提升检察工作水平,实现司法公正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证据制度的改变也使  相似文献   
950.
《民事诉讼法》第64条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是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中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实践过程中,恰逢外国举证责任理论的引进。外国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悄然引发了举证责任解释方法的摇摆不定,直接导致司法实践的迷惑。理论的产生有其本土起源,举证责任作为民事诉讼的脊梁,这种先天特性,决定了其解释方法首先要从中国本土出发,从中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背景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